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紧扣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主线,锚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目标,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要求,着力转理念、推改革、抓创新、促提升,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全省检察机关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立足检察职能 助推平安建设
从严惩治八类严重犯罪,从重从快惩治恶性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受理审查逮捕13151人,受理审查起诉39615人……过去一年,为更好服务更高水平平安甘肃建设,全省检察机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助推主动创稳提质增效,坚持宽严相济,该严则严,当宽则宽,规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结合履职办案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861份。
为更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维护农村稳定安宁,过去一年,全省检察机关依法守护耕地红线、保护高标准农田,起诉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102人,办理涉土地保护公益诉讼176件。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依法保护“甘味”农产品;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
“硬举措”优化法治化营商“软环境”
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发展经营,是检察机关应尽之责,更是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过去一年,为更好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省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省委“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部署,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推出24项举措,推动企业“内部腐败”系统治理,监督纠正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挂案不结”等问题,联合省工商联开展“检联商会”活动,走访商会帮助企业解决涉法涉诉问题113个。“检察护企”工作7项经验做法被最高检推广。
为更好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省检察机关深化落实全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20项举措,通过开展铁路外部环境安全专项监督行动、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共同加强对中欧班列、陆港空港、口岸经济的司法保护,办理涉外案件83件。
立足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
为更好服务美丽甘肃建设,全省检察机关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开展“守护母亲河基层行”黄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活动,立案办理相关案件2509件。与四川、陕西、青海省检察机关出台专门意见、建立协作机制,协同加强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司法保护;与省生态环境厅等6部门联合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督促追偿生态修复资金2.7亿元。
为更好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检察机关精准对接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特定群体权益保护,深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办理民生领域检察监督案件1.2万余件。办理快递配送、平台经济等灵活就业、新就业群体劳动纠纷民事监督案件43件。积极参与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帮助667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412万元。支持权益受损但无力起诉的特定群体提起民事诉讼1540件;向598名生活困难的受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039.8万元。“检护民生”工作16项经验做法被最高检推广。
为更好服务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省检察机关持续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起诉盗掘古遗址、倒卖文物等犯罪70人,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42件。开展长城保护公益行动,会同文物、住建等部门加强石窟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军事检察机关加强红色文物、烈士纪念设施保护,长征文化保护公益诉讼工作在全国作经验交流。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陇检铁军
过去的一年,全省三级检察院聚力打造亮点、培树品牌、推广经验,努力在全国争先创优。持续开展“实践课题带动工作创新”活动,实行课题制管理,推动检察工作创新更具理论性、实效性、创新性。省检察院深化落实助力“强省会”行动、支持兰州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14项举措,持续推进精准帮扶临夏、甘南检察机关协调发展13项措施,支持庆阳检察机关推进服务老区发展十项重点工作,努力破解困扰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推动检察事业行稳致远。
同时,全省检察机关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制定方案、大力实施检察队伍建设忠诚铸魂、青蓝人才、素能提升、纪律作风锤炼、固本强基、文化润检“六大工程”,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陇检铁军。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王辉)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