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白银市检察机关聚焦生态环境的“重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社会治理的“难点”,强化公益监督职能……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99件,制发检察建议60份,提起诉讼15件,以“诉”的刚性,筑牢白银生态安全屏障。
严格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责,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专项监督活动,助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针对污水排放、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共办理36起案件。开展“服务保障黄河白银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守护母亲河公益诉讼基层行”“河湖清四乱”等3项法律监督专项活动,全力守护黄河安澜。切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坚持打击、保护、修复并重,积极推进恢复性司法理念,推动受损生态及时得到修复,通过办案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土地、水域等面积200余亩,清理生活垃圾、固体废物9万余吨,起诉公益损害侵权人赔偿生态资源损失费38.3万元。
凝聚保护合力,共同推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内筑外联,联合市水务局制定《关于深化黄河白银段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的工作办法》,持续巩固工作成效。建立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有针对性地对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中涉公益保护线索进行集中梳理,持续强化沟通协作,积极增进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草、水务等行政机关的沟通联系,逐步构建“政府负责、部门联动、源头治理”工作格局。加强与纪委监委、审判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拓展公益诉讼线索来源,形成监督合力。加大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社会公众参与力度,重点生态环境案件全部组织检察听证,确保受损公益得到更好整改,市县两级院通过公开听证办理省级文物破损、工业废渣污染、交通安全隐患等一批案件,现场解决矛盾争端,推动案件成功办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大检察公益诉讼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公益诉讼良好舆论氛围,扩大公益诉讼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赵一敬)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