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岷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法律监督主责主业,认真贯彻落实《人民检察院办案活动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规定》,积极邀请人民监督员以人民群众的视角监督检察办案,认真听取民心民意,深入推动“检护民生”专项活动取得实效。
人民监督+宣告送达 守护绿水青山
岷县人民检察院以“守护母亲河基层行”黄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活动为抓手,开展河道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检察。经过实地调查,针对洮河岷县段流经的部分乡镇沿河河堤存在大量生活垃圾,污染农村人居环境和河道生态环境的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5份,邀请2名在基层组织工作的人民监督员参与集中宣告送达活动。通过释明检察建议认定的事实,制发的理由依据、重要意义,人民监督员对检察建议的积极作用予以充分认可,表示将发挥好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宣传带动,为生态环境公益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人民监督+检察建议研究 凝聚长城保护合力
“检察院开展长城保护监督活动很有必要,在推动职能部门履行好保护管理职责的同时,也让我们学习了长城保护的相关规定和重要意义。建议加强长城保护宣传力度,形成保护长城,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这是岷县人民检察院组织的“长城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宣告送达”会上人民监督员发表的意见。
2024年以来,岷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长城保护检察监督‘回头看’”专项活动,实地走访调查6个乡镇20余处长城遗址,对发现的长城保护标志牌不规范、未设立保护界桩、保护范围内开垦、放牧等问题向主管部门及相关乡镇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通过邀请人民监督员、长城保护专家参与检察建议宣告送达,进一步增强社会认同感,凝聚长城保护合力,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人民监督+调查核实 守护百姓救命钱
医保基金是为万千家庭排忧解难的一项重大惠民举措,医保的规范使用,直接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医保体系的运转秩序。岷县人民检察院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有5人因健康权损害提起后续治疗费诉讼获法院支持后,在后续治疗中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报销问题,导致医保基金流失。为提升监督质效,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调查核实工作,通过实地走访、调阅相关材料,人民监督员以案件亲历性积极建言献策,与承办人共商建议,从畅通信息共享、规范审批流程、完善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检察建议,推动医保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保障医保基金确实运用于百姓之需。
人民监督+公开听证 确保法理情的有机统一
“非常感谢检察院对我不起诉,从事发到现在,我一直缓不过神来……”吴某是一起交通肇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其妻子在事故中失去生命。面对失去亲人的伤痛和法律的责难,吴某一时不知所措。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官结合案件事实、情节,拟对吴某作不起诉决定,同时通过行刑反向衔接,建议公安机关对吴某进行行政处罚。
为增强检察履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岷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在听取检察官详细的案情汇报和吴某的陈述后,人民监督员表示从普通群众的角度看,对吴某确无起诉必要。会后,检察官会同人民监督员对吴某进行了心理疏导,引导其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在本案的办理中,检察官既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又做到实事求是,充分考虑了法理情的有机统一,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检察担当。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祝雄兰)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