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2024年以来,渭源县检察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新要求,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理念,多措并举构筑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用法治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多维综合履职 筑牢安全防线
“经检察监督,教育部门对全县教职员工及保安、门卫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人员进行入职查询,并建立新招录工作人员入职查询制度,确保将‘大灰狼’拒之校门外。”据渭源县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该院聚焦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通过开展法律监督专项行动,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助推行业规范化治理。
一年来,渭源县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未成年人纹身、住宿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等专项检查,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份。深入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与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研究探索帮教和后续追踪相关制度。利用“检察开放日”主题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座谈,倾听各方意见建议,形成“六大保护”合力。同时,加强对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工作的监督,加大强制报告制度落实力度,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每案必查,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安全防线。
深化宣传教育 培养法治意识
“什么是宪法?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024年12月4日,在渭源县检察院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爱未园”,孩子们一边参观一边向检察官提出问题,检察官一一回答。该院自2024年5月建成集询问、讯问、法治宣传、心理疏导等功能于一体的“爱未园”以来,已开展法治教育6场次,参观人数500余人。
渭源县检察院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不同特点制作法治课程,通过拍摄微电影、编演情景剧,组织模拟法庭、辩论赛、法治夏令营、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不断丰富拓宽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向中小学发放普法调查问卷600余份,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护教育、青春期守法教育、国家安全法律知识教育。同时,邀请学生代表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以实践性、演绎性、体验性的教学模式为向导,积极拓宽学校法治教育实践内容,有效提升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
建立联动机制 凝聚保护合力
“我们强化检校联系,以‘法治副校长+德育副校长’衔接方式,积极回应学校法律需求,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渭源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2024年以来,全院干警为在校师生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17次,并督促学校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在未检案件办理过程中,渭源县检察院与团县委、妇联、教育部门建立未成年人联合救助机制,探索多样化的联合救助方式,引入心理咨询师等社会专业力量,对监护人和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辅导。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处置”机制,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结合案件制发督促监护令6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次,接听权益热线20余次,为家长提供多元化、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筑牢家庭保护防线。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