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数字检察”绘制民生画卷

发布时间:2024-12-24 22:16:16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律监督模型推广应用是落实数字检察战略、助推高质效办案的有效手段,我们要为民生检察提供数字助力,真正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岷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史鹏飞介绍说。

  近年来,岷县检察院坚持“数字检察”绘制民生画卷,突出重点领域,推广应用涉民生领域法律监督模型40个,发现监督线索560件,办理相关案件83件,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精准应用 破解线索发现难题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集成思维,系统梳理、逐个研究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平台上架模型,结合实际情况筛选应用,切实解决民事支持起诉工作案源难题。”该院检察官周维强说。

  2024年,岷县检察院采取“数字模型+综合联动”支持起诉工作模式,筛选应用“民事支持起诉数字监督模型”等模型,发现支持起诉案件线索20余条,进一步核查成案6件。与县法院召开工作会商会议,推动快立、快审、快判、快执,帮助20名农民工获得赔偿60余万元,帮助2名因交通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当事人获得赔偿32万元,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聚焦难点 实现最优监督效果

  医疗保障基金是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该院紧盯公民医疗保障合法权益保护,深入应用“第三方侵权致人身伤害违法核销医保费用”“督促追回不应纳入统筹支付的医保基金”等监督模型,发现违规使用医保报销案件线索20条,办理相关案件2件。

  为扩大办案效果,推动“办理个案”向“治理一域”深化。2024年初,该院与县医保局联合会签《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协作专项整治方案》,与县医保局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发现违规报销和医保使用不规范等线索200余条,追回医保基金及利息600余万元,全力守护老百姓的救命钱。

  该院以解决业务难点、痛点、堵点为目标,有序推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反向衔接,打出“数字模型+行政检察”组合拳,通过应用“不起诉案件行刑反向衔接类案监督模型”“酒驾类违法犯罪交通执法监督治理模型”,发现线索185条,发出检察意见14份,公安机关自行纠正71条。在不起诉案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后,行政检察部门接力同步跟进,有效打击违法行为,避免“不刑不罚”,努力实现从“治罪”到“治理”的转变。

主动破题 形成公益保护合力

  “公益诉讼在食品安全领域意义非凡,是民众食品安全防线的坚强守护者。”参与案件调查办理的公益诉讼观察员后淑琴说。该院聚焦食品领域安全,应用“外卖商家违规行为”“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等监督模型,开展食品领域精准监督,发现问题线索68条,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询问等方式进行筛查核实,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0件。推动行政机关以检察监督问题为切入点开展专项整治,累计排查整治网络餐饮平台5个,发出协查函5份,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3份,当场处罚决定书10份,依法行政约谈17家。该院持续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日常联络,建立完善案件会商、信息共享、数据移送、支持配合等沟通协作机制,形成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强大合力,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该院在与相关责任部门常态化数据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建立起监督模型应用、系统线索发掘、监督效果评价等工作机制,应用“漏缴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公益诉讼监督模型”,发现案件线索5条,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成功追缴人防易地建设费用320万元,有效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以最低司法成本获得最优治理效果。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南少伟)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