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以检察之力守护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4-12-12 16:29:36     来源:法治甘肃网

“谢谢检察官对孩子和我们家庭的帮助!”日前,通渭县检察院2名检察官对一起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小骆回访时,当事人亲属连声道谢。

小骆是一名高一学生,因一起刑事案件导致身体、心理受到伤害,从此小骆也变得不爱说话、经常自言自语,且较高的手术治疗费用让小骆的家庭陷入困境。案件发生后,通渭县检察院能动履职,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心理疏导,并对涉案未成年人以“司法救助+社会救助+临时救助+心理救助”等方式,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救助和帮扶,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路,点亮受害家庭希望之灯。

今年以来,通渭县检察院在未检综合履职中发现,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背后,存在家庭教育缺位、心理疏导缺失、救助不及时等问题。对此,该院强化以“案件办理、综合保护、普法宣传”为一体的未成年检察工作,构建起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平台,积极推动“六大保护”综合发力。

同时,与公安、民政、团县委、教育、妇联等单位会签各类协作机制制度9项。建成定西市首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成立6个“通未来”家庭教育指导站,聘请具有专业资质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6名,会同开展专业化心理测评和评估矫治疏导,对43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86次,帮助7个家庭有效改善了亲子关系。在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引入保证金提存制度,有力保障被害人获取经济赔偿的权利。在办案中发出《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26份,实现涉案未成年家庭教育指导全覆盖,创新形成了具有通渭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

近年来,通渭县检察院对办案中发现的涉案未成年人及时开展司法救助,不断优化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发放司法救助金30万余元,推动形成“一次救助,长期帮扶”的综合性多元化工作格局。探索建立司法救助资金监管机制,以“一案一委托”的形式引入银行、乡镇、村委会等第三方力量对司法救助金的使用进行监管,确保司法救助资金发挥应有的司法救助效果。

通渭县检察院还精心打造建成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成立“婧姐工作室”,加强法治教育课程研发,拍摄制作“婧姐说法”系列情景式普法短视频。开展“检察开放日”“开学第一课”直播活动,组织青少年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通渭检察云课堂”开展专题法治讲座19场次。在微信公众号开设通渭县检察院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3D体验,邀请中小学生及家长代表在法治教育基地开展互动式普法宣传。积极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18名检察干警在全县部分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持续抓好“一号检察建议”落实,未检干警及法治副校长走访中小学校65所,督促教育部门发现整改问题6个,积极维护校园环境安全。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