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一场全方位的“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正有力推进。今年以来,兰州新区检察院精准锚定新区战略定位,从六个维度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全力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稳定、开放、创新、绿色、数字、法治之路保驾护航,积极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稳定之路打击与保护并行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稳定之路,兰州新区检察院坚持打击与保护两手抓。一方面,强化监督与服务协同,严厉批捕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9件51人。另一方面,深入企业一线,主动走访136家企业,提供高效司法服务。在兰州某工程公司违法占地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成功为13家商砼企业办理国有建设土地使用权证。同时,于新区综合保税区设立检察室,无缝对接国际航空港等对外开放平台,全面加强法律监督与服务。
开放之路服务外向经济
聚焦服务外向型经济,推动“一带一路”开放之路建设。检察院对标建设需求,联合行政机关与综合保税区企业,召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保障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积极化解行政争议,在处理中冶天工、海翔生物科技等涉企纠纷时,与海关、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密切协作,有效化解矛盾。
创新之路促进新质生产力
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创新之路构建,检察院积极落实“强省会”战略,制定《兰州新区检察院推进落实强省会行动的工作举措》。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回应科技创新等多领域法治需求,办理知识产权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8件、涉企业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件。还在新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设立“知识产权检察联络点”,并以制发工作提示函形式,提示行政机关加强商业秘密保护。
绿色之路打造美丽新区
着力打造美丽新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之路建设。兰州新区检察院将“天蓝蓝”品牌升级为“青绿山水”描绘者品牌,建立“检察+碳汇”工作机制,联合多单位会签相关文件,率先制定碳汇购买指引,为涉诉企业认购碳汇提供制度支撑。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立案涉企业生态环保公益诉讼案件59件。在办理张某某等10人投放危险物质、污染环境案件时,多次组织多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引导侦查补充证据。
数字之路源头治理增效
在助力“一带一路”数字之路建设中,注重源头治理提质效。检察院深度应用法律监督模型平台,运用“空壳公司”治理监督模型,筛查出辖区问题“空壳公司”,督促行政机关规范企业管理,清理注销大量经营主体并追缴巨额税款。同时,自建“兰州新区人民检察网约房专项治理监督模型”,筛查商家名单,办理重点案件,督促行政机关专项监管旅馆企业,填补监管漏洞。
法治之路协作联动聚力
依托“府检联动”构建长效协作机制,助力“一带一路”法治之路建设。检察院与公安局联合制定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与城建交局会签法治协同联动机制工作方案,与中川机场海关召开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并签署协作备忘录。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专项行动与“领导包抓联企业”活动,联合多部门深入企业解决矛盾与发展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杨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