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检察开启司法救助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4-11-11 11:26:59     来源:甘肃法治报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康尚桦)今年以来,红古区检察院控申部门聚焦数字赋能,积极探索将司法救助与数字赋能相结合,依托信访分类治理检察监督模型,精准发现救助线索,辨识帮扶对象,及时开展司法救助。

检察干警在工作中发现,部分遭受犯罪侵害的案件当事人对司法救助的政策与途径不了解,因此,红古区检察院加大运用数字检察力度,从原来人工排摸司法救助线索转变为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分析,努力救助更多因案致贫、因案致困的案件当事人。

郭某某司法救助案,就是数字赋能控申检察确定被救助对象的典型案例。一场交通事故,造成郭某某长子死亡,次子轻伤一级、伤残十级。事故发生后,因两个孩子抢救及住院治疗而产生了巨额费用,但被执行人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郭某某无法通过诉讼获得全部赔偿,再加上其妻子杨某为四级残疾,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一家人仅靠郭某某一人打工维持生计,无其他生活来源,家庭负债累累、生活困难。

对调查核实的情况,红古区检察院高度重视,办案检察官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上门释明司法救助的意义和目的,并指导郭某某办理司法救助相关手续,帮助调取困难家庭情况等相关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其申请发放司法救助金,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红古区检察院通过数字赋能发现符合司法救助线索2件,经调查核实后,对符合条件的应救尽救,发放救助金11.6万元,真正实现数字共享、精准救助。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