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会宁县人民检察院积极落实关于推进行刑双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要求,不断提升行刑反向衔接工作质效。截至目前,共受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79件,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44件,在行政机关已办结并回复的38件中,全部采纳检察意见并作出行政处罚,检察意见采纳率为100%。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内外配合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会宁县检察院成立行刑反向衔接工作领导小组,以专题培训、案情分析等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准确把握过罚相当原则,避免矫枉过正和不刑不罚,确保办案质效。通过制定完善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机制,明确反向衔接的内容范围、工作流程、文书移送、结果反馈等,对于疑难复杂案件,坚持刑事检察部门与行政检察部门共同研究讨论,一体履职、协同发力。
在办理马某某等23人涉嫌开设赌场一案中,刑事检察、行政检察部门检察官共同讨论研究该案中尚未达到“证据确实充分”标准,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但发现相关证据能够证明被不起诉人存在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行政违法行为后,第一时间向行政机关提出给予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
强化质量建设提升监督效果
会宁县检察院把查明事实作为精准发出检察意见的前提,充分运用调查核实手段,着重审查案件的行政违法事实、量罚情节、处罚依据等,确保罚当其错、不枉不纵。加大对存疑不起诉案件的调查核实力度,先后筛查出刑事证据不足但应受到行政处罚的案件3件,并制发检察意见,行政机关完全采纳并作出行政处罚。严格遵循行政处罚比例原则,综合考虑被不起诉人的行为性质、主观恶性、危害后果、悔罪表现等,全面加大对当事人行为次数、家庭情况、目的动机、危害后果等方面的调查核实,并依情节提出意见,确保案件办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在办案过程中,针对发现的行政执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件,推动行政机关尽责、补位,及时堵塞管理漏洞。
强化融合履职创新方式方法
该院充分发挥刑事检察与行政检察整合优势,在刑事检察部门作出不起诉决定,行政检察部门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后,行政检察部门通过与行政主管单位沟通联系、检察官互查等方式同步跟进式监督案件处理情况,助推实现融合式履职。目前,已对2023年以来发出的检察意见后续处理情况进行了1轮次的全面跟进核查,督促对被不起诉人的行政处罚依法落实到位。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邵露征 刘双喜)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