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徐勤英)今年以来,榆中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业务实际,依托大数据赋能,全面推进数字检察战略落地落实,自主研发出“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模型”。近日,该模型在最高检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成功上架。
及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情况是开展社区矫正监督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模型”弥补了传统工作模式下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工作监管效率的不足,有效提升监督线索发现的效率和准确性,还有助于发现司法机关在社区矫正日常监管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该模型贯穿于社矫工作各流程环节设置研判规则,以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为切入点,发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怠于履职的法律监督线索,包括未按时交付执行,未按时接收入矫、监管执法监督、未履行通知义务、未向检察机关抄送及漏管等情形,通过发现和堵塞社区矫正工作监管漏洞,实现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智能化,为实现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检察保障。
自模型搭建以来,榆中县检察院共筛查出类案监督线索200余条。发现线索后,该院采取实地走访、个别谈话、数据再碰撞等方式开展调查核实工作,针对专项监督和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的违法情形,向相关单位发出6份纠正违法通知书均全部被采纳,检察机关的纠正意见起到了较好的监督效果。
与此同时,榆中县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以“我管”促“都管”的优势,整合并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矫正罪犯的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力度,组织法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召开联席会议会签《关于加强社区矫正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建立联合检查、联合普法宣传、联席会议、数据信息共享等制度,共同推进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从“单一监督”向“监督与协作配合并重”的模式转变,不断提升社区矫正监管工作质效,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
责任编辑:李晓云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