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省检察机关第二次创新工作交流会上,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郁军以《聚民意 解民忧 惠民生 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守护民生民利》为题对兰州市检察机关“检护民生”工作进行经验交流。
自“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兰州市检察机关坚持“1273”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强省会行动,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热点问题精准发力,多措并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守护民生民利。
聚焦重点人群
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持续加大劳动者薪资权益保障力度,办理了全省首例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护案,为345名农民工追回欠薪2000余万元;依法严惩侵害老年人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刑事犯罪68件83人;受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299件,审查后支持起诉200件,帮助各类特殊群体挽回经济损失1181.1万余元;切实保障女性权益,办理的维护职场妇女权益保障案入选“2023年全国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办理涉未成年人网络案件34件59人。
聚焦重点领域
全力守护民生福祉
加强金融领域检察监督,加大网络犯罪打击力度,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理审查起诉523件835人,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强化社会保险领域检察监督,开展“检医同行 共护民生”专项工作,与市医保局、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推进服务“三农”检察工作,依法惩治危害农村稳定、破坏农业生产、侵害农民利益违法犯罪321人,办理涉农公益诉讼案件103件,认真查办市委交办的851件涉耕地保护案件线索,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聚焦热点问题
积极回应民生关切
紧盯食药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美容医疗等民生热点,审查起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32件58人,办理新业态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案件23件,发出检察建议19件;从严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4件,积极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提前介入“11·1妨害药品管理案”,协力查办涉案50余人、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的甘肃首例医美领域犯罪团伙案。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依法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11件,办理生态环保公益诉讼案件126件,“趸船案”获评全国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检察机关通过这些行动积极回应民生热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和环境安全。
聚焦监督职能
积极拓展履职深度
创新打造“兰检微共治”平台,平台于今年4月面向全市推广,截至目前,受理各类线索206条并全部办结,消除了16个小区26部电梯安全隐患,整治破坏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23处,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废渣116吨,集中整治全市“生鲜灯”违规使用问题;创新建立虚假诉讼监督机制,牵头与市法院、公安局、司法局会签《关于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工作机制》,打破层级、区域、条线壁垒,统筹调度全市办案力量,梳理、挖掘虚假诉讼案件线索72件,采取交办、领办等方式强化案件办理,凝聚监督合力。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南碧芸)
责任编辑:李晓云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