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会宁县人民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信访工作“五个法治化”“四个到位”要求,高质效办好每一件信访案件,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
快速规范
防止信访矛盾“积聚上行”
为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会宁县检察院着力完善“信、访、网、电”四位一体诉求表达渠道,提供“窗口接访、权利告知、预约登记”一站式服务,确保不漏一人、一电、一事。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35件次,均在7日内给予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和结果答复率达100%,重复信访率显著下降,有效实现问题不积累、矛盾不升级、风险不扩散。
会宁县检察院还深化院领导“包案+首办”机制,制定《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实施办法》,对刑事申诉、国家赔偿和立案监督“三类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全覆盖,做到“包阅卷、包审查、包督办、包结案、包化解、包稳定”。20件由院领导包案办理的首次信访案件,均成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首办环节。
此外,深化信访受理规范化建设,加大初信初访的接收、审查、受理、分流力度,明确“受理部门负责程序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化解”,实现案件受理标准化、接访行为规范化、办理流程透明化,努力推动“初访”即“终访”。
实质化解
避免信访矛盾“久拖不决”
会宁县检察院依托强化矛盾纠纷“一案一策”化解机制,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因人制宜、因案施策,综合运用领导包案、释法说理、检察听证等方式,实质性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同时,建立健全控告申诉部门与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部门矛盾纠纷一体化处置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联动、矛盾联调、优势互补,全面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针对部分案情复杂、矛盾尖锐的信访案件,充分运用检调对接平台,与综治、信访、司法等部门合力实质性化解涉案矛盾6件,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
扎实开展重复信访积案实质性化解“清仓”行动,持续推动信访积案实质性化解,已成功集中化解信访积案2件次。
根源治理
预防信访矛盾“反复发生”
会宁县检察院以信访突出问题为导向,对控告案件、刑事申诉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等原案,在侦查、逮捕、起诉、审判、执行等诉讼环节加强反向审视,针对存在的问题依法提出整改意见。先后开展全面反向审视10件次,制发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检察建议3份,促进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源头预防、系统治理。
通过综合运用检察信访业务系统,提前研判信访风险事项,制定息诉罢访预案。针对高风险、难化解的信访事项,确定包案领导、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建立重点群众、重点案件、重点人员隐患台账,每周动态更新,做到知动向、明情况。积极融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完善“司法救助+社会救助+长期救助”多元救助模式,为生活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4.6万元,并定期回访,跟进帮扶措施。
加强与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整合救助资源,开展就业指导、心理疏导、情感关怀,长效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化解信访矛盾。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通讯员 王立霄 马启栋)
责任编辑:李晓云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