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张伟)今年以来,榆中县检察院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对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通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深入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促进全社会形成关心、帮助特殊群体维权的良好氛围。
坚持“融合+协作”履职,凝聚民生保护法治合力。强化检警协作,加大案件提前介入和立案监督力度,通过对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线索的综合研判,深挖上下游犯罪,成功追诉30余名涉案人员。紧密联系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询问、走访涉案未成年人45人次,实现对未成年人更加及时、全面、综合保护和救助。
注重因地施策,打造维护特殊群体权益“特色”品牌。跨部门组建“榆检暖阳”专业办案团队,以办理“欠薪”案件为核心,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打造榆中未检品牌“榆光同行”,通过高质效履职办案推动“六大保护”融合发力,推动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建设。
推进“数字检察+民生保护”模式,以数字检察“赋能”民生保障提质增效。围绕各类民生热点以及重点人群,自建、引进各类监督模型20余个,开拓检护民生新路径。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和建后管护问题,应用类案监督模型进行数据碰撞比对,发现有价值的案件线索45条,向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着眼未成年人保护,充分运用网约房大数据模型,对未履行未成年人身份查验即办理入住、发生未成年人被侵害后果的网约房,建议公安部门对其进行强制报告倒查追责,公安部门依照检察建议对涉事场所作出行政处罚。
强化法治宣传,营造“检护民生”良好氛围。积极撰写典型案例、宣传信息和调研文章,讲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优秀检察故事,提升“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知晓度和参与感。主动进社区、建筑工地,常态化开展“检护民生”普法宣传活动。采取摆摊设点、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以老百姓普遍关心的婚姻、家庭中的各类法律问题为切入点,耐心解答群众法律疑问,化解群众“心结”,积极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问题靠法。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