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祝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持续强化协同共建、一体履职、源头治理,不断强化地方特色产业综合司法保护,为持续擦亮“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金字招牌,打造“乌鞘岭雪域珍品”品牌提供了强劲能量。
共建聚合力 携手促发展
叫响一个品牌,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经济。“目前已培育出天祝白牦牛、岔口驿马、天祝藜麦、天祝土豆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其中,天祝白牦牛肉地理专用标志使用经营主体年度总产值3883万元。”据天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卫玲介绍,天祝县不断完善农业品牌保护机制,加强标识标志管理,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实现产出好质量、创出好牌子。天祝县检察院联合相关责任单位,以加强协同联动为支撑,多措并举,构建起地理标志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大保护”工作格局。聚焦“天祝白牦牛”“天祝藜麦”地理标志保护,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签订相关工作《实施意见》,建立特色产业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四大检察”协作机制,助力区域地理标志产品健康有序发展。聚焦高原夏菜尾菜治理,与县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城管执法局等5部门召开联席工作会议,会签《关于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各单位之间日常联络、线索移送、案件办理、宣传引导等工作机制。“天祝县检察院将联合多部门持续加大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全力营造保护地理标志氛围,构建良好的监督机制,助力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天祝县检察院行政检察部门负责人说。
创新一体履职模式 破解发展难题
自“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天祝县检察院将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履职,组织开展“特色产业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督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商标所有人及时发出提醒函,规范企业正确使用专用地理标志商标。引导经营者开展自查,对发现地理标志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针对走访调研发现的问题,天祝县检察院邀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及部分企业代表召开地理标志保护座谈会,与会各方就如何更好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地理标志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升全民地理标志保护意识,最大限度保护本土特色产品地理标志,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聚焦常治长效 深化源头治理
“现在正是高原夏菜产销旺季,随着蔬菜产业规模的扩大,尾菜也给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天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艳霞介绍。
天祝县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既注重从个案角度进行精准监督,也强化类案思维,深刻剖析相关案件背后可能存在的主管部门、所属行业监管漏洞,努力推动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为解决这一困扰蔬菜产业发展的难题,县检察院与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协商,督促出台相关机制,形成“企业主管+菜库付费+政策补贴+社会共治”的尾菜处理利用体系,流通环节尾菜处理利用率达95%以上,从源头上促进了高原夏菜产业绿色发展。“产业兴则乡村兴。检察机关将持续强化司法为民的检察担当,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发挥好检察职能作用,运用法治力量提升民生温度。”天祝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明德表示,将以天祝白牦牛、天祝藜麦、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持续开展精准化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支持和引导特色产业发展,为天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陈国林)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