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检察:依法守护母亲河

发布时间:2024-08-23 09:49:11     来源:甘肃法治报

  近年来,景泰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等方面加大公益诉讼力度,步履铿锵向“绿”而行,依法守护母亲河,推动黄河流域景泰段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加强协作 助力“绿进沙退”

  2022年2月,景泰县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某矿业公司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内开挖沟渠,破坏生态环境”。经办案检察官实地勘察、询问涉案公司、调取执法材料,查明该公司事先未按照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草窝滩镇翠柳沟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内开挖长300余米、宽4米的沟渠,用于更换老化管道且施工后未及时补植补种,致使地面生长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沙冬青遭到破坏。

(WAQEY配图)景泰检察:依法守护母亲(34492407)-20240823095335

景泰县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实地查看被破坏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植栽种的柠条成活情况(2023年8月19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戴宝慧 摄

  “景泰县本来就是个农业县,生态本身比较脆弱,一旦破坏恢复起来比较难,柳沙沟这个地方土地沙化比较严重,破坏以后不好恢复。”检察官张生宝介绍说。

  为凝聚沙化地保护合力,景泰县检察院组织有关行政机关、涉案企业召开磋商会,制定整改方案。2022年5月,检察机关向相关主管行政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督促涉案公司编制修复方案,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周边环境及耕地。收到检察建议后,主管行政单位立即向涉案公司下达治理责任书,督促企业恢复治理土地,按照委托编制的植被恢复方案补植栽种抗旱性较强的柠条苗5990株,并签订连续抚育管理3年补植栽种保证书;同时在保护区周边采用覆盖、种植植物等方式防风固沙,助力“绿进沙退”。通过督促,共治理沙化土地面积约20亩,让百余亩耕地免受被沙化的风险。

  两年多来,景泰县检察院多次联合行政机关开展“回头看”,邀请人民监督员、村民代表现场查看整改情况,发现补植栽种的柠条数量和密度均已达到植被恢复实施方案的要求,成活率达到85%以上。

“我们地处黄河上游,只有全方位保护水清草绿,才能守护黄河秀美安澜。”张生宝说。

能动履职 守护行洪安全

  黄河流经景泰县110公里,自“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以来,景泰县检察院自觉扛起新时代公益保护重任,检察官忙碌的脚步从未停歇,走遍了辖区大大小小的沙河近50条,督促清理河道146公里,清除堆积物60余吨,整改拆除违法建筑5200平方米……奏响了一曲曲河湖治理的和谐乐章。

  有一次,检察干警在五佛乡黄河边看到一处违章建筑,严重影响行洪安全。经询问得知,村民刘某、王某在黄河滩涂上私自建设房屋和养殖场已有多年,占地面积约达1800㎡,且无其他住所,遂以各种理由拖延搬迁、拒绝拆除违规建筑。

  针对拆除村民违规建筑有可能引发矛盾冲突的问题,景泰县检察院与县水务局、五佛乡政府召开座谈会,商讨拆除工作方案。最终,在经过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协商讨论,五佛乡乡长表示将想方设法在异地妥善安置搬迁户,并帮助申请低保,做好生活保障。检察官连夜整理资料并制作检察建议书,向县水务局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最终违章建筑被夷为平地,消除了行洪安全隐患。

  近年来,景泰县检察院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以监督促保护,以办案促治理,最大限度把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优势转化为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