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岷县人民检察院中寨镇马屲村驻村帮扶工作队不断强化自身建设,聚焦驻村履职能力提升,对标“国考”“省评”各项指标,全力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强化学习 促进强村富民
“感谢党,感谢村里和帮扶队,今年帮我建成了羊圈,多养了12只羊,能多卖1万元。”提起今年的养羊“事业”,村民李俊义如是说。
今年年初,帮扶队在走访中了解到李俊义有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及时与村“两委”碰头协商,为其申报畜牧养殖产业扶贫项目,获得5000元的羊圈建设资金,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
今年以来,帮扶队成员积极参加县、镇组织的业务培训班,并利用闲余时间开展自学,深入掌握产业帮扶、基本医疗保障、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结对帮扶、突发困难救助等政策,有力提升帮扶队员运用政策解决群众所需的水平。通过党建引领、合作社带动、驻村工作队协调、农户参与的方式,不断巩固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做好中药材的初级加工和品牌打造,稳定带动群众增收;积极协调产业项目到户落地,为“三类户”给予产业奖补,落实外出务工人员补贴,推动到户卫生厕所改建6户,以实打实的政策支持激发出他们的发展热情。
化解矛盾 提升治理水平
今年5月,村民苏某某地里的党参苗子被邻居家牲畜毁坏,两家因此发生争执。帮扶队员迅速赶到现场,和村“两委”细心判别责任、评估损失,经过调解,对方同意赔偿苏某某药苗损失费3000元,双方和解。
帮扶队在开展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中,积极向村干部、老党员、致富带头人“取经”,学习他们群众工作的“土”办法、老经验,同时,依托自身优势, 建立起“调解+检察官法律援助”模式,切实解决矛盾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发挥好能动检察司法理念,对个别较为复杂的矛盾问题,对接相关检察官从专业法律角度进行释法说理,减缓矛盾双方的对抗心理,实现事了人和的目标,推动乡村有效治理。结合全镇主动创稳工作,以改变民风、建设文明乡村为出发点,从根源上化解群众之间容易发生的矛盾纠纷,今年上半年,帮扶队参与化解村内矛盾纠纷6件,初步实现了乡村治理法治化目标。
为民服务 解决群众困难
村民苏某年过七旬,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且独自一人生活,系村里的特困供养人员。每月初,他都会准时收到帮扶队员从县城代购的降压药、降糖胰岛素。打扫卫生、整理床褥、帮助生火做饭、领取救助物资已成为帮扶队员的“分内之事”,苏某常说:“有你们在,我就什么都不愁。” 通过常年的帮助接触,他与帮扶队员亲如一家人。
帮扶队不断强化“主人翁”意识,扎实开展为民办事服务。开展日常走访和来电来访接待,对群众反映的20余件问题及时解答或者给予帮助解决,对确有突发经济困难的,及时向村“两委”反馈衔接,给予临时救助等政策,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在三八妇女节为在校村小学生举办了法治公开课和慰问活动,提高学生法治意识;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留守老年人,并同他们一起举行“粽香情深∙端午节”活动;定期走访老人、妇女,及时同村“两委”协商,保证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健康生活。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庞俊宝)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