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近年来,白银市检察机关通过配置资源强动能、优化程序提质效、能动履职促治理“三个维度”,探索构建多层次刑事案件审查机制,不断深化轻罪治理体系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 激发内生动力。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先行在白银公安分局执法办案中心设立刑事案件“一站式”办案中心,通过集中受理、集中传唤、集中具结、集中起诉、集中审理模式,真正破除以往零敲碎打、各自为战的办案格局,实现简案快办、协同有序。近年来,速裁程序办案平均用时缩减至7.5天。
提前介入,推进繁简分流工作机制。实行分类提前介入工作模式,实现轻刑案件集中提前介入、类案引导侦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前介入案件化办理。2023年以来,共受理审查逮捕各类犯罪1694人,提请逮捕率为28.3%,进一步压缩案件流转时间;将重大案件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活动纳入案件化办理流程,将证据标准传导至侦查阶段,前移监督与协作关口,夯实起诉案件证据基础。
依法能动履职 ,推进轻罪治理。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贯穿案件办理始终,强化办案环节释法说理,着力解决当事人合理诉求,积极推进案件公开审查、公开听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公正。2023年以来,公开听证刑事案件312件,促成刑事和解167件。
推进协同联动,促进“案结事了”。积极探索赔偿保证金提存机制推进非羁押强制措施适用,以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提升办案质效、促进能动履职、践行司法为民,夯实轻罪治理基础,已办理适用赔偿保证金案件7件,提存保证金合计40万余元,全部达成和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完善行刑衔接,推进“公益服务”。联合签发《关于醉驾型危险驾驶案件拟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履行具结义务的实施办法(试行)》,通过“不起诉+履行具结义务”等模式,做好轻罪治理“后半篇文章”。2023年以来,醉驾危险驾驶案件被不起诉人参加交通志愿服务和法治宣传159人,共计履行交通志愿服务1908小时,法治宣传116人次,现身说法75人次。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