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李耀星)“小区直饮水站设备的证件补齐了,水质监测报告也贴在显眼位置,前几天刚换了滤芯,我们喝水放心多了。”7月2日,安宁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对辖区部分居民小区的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管理整改开展“回头看”时,正在取水的居民说道。
今年3月,安宁区检察院接到群众反映称,小区安装的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存在管理不规范情况。该院立即行动,实地走访多个小区。经调查发现,部分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未公示水质检测报告、滤芯更换记录、营业执照和从业人员健康证等信息,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督权未能得到充分保障。
针对现制现售饮用水水质安全隐患监管问题,安宁区检察院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加强对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的卫生监督,督促各小区物业排查饮用水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规范经营者公示营业执照、水质监测报告、滤芯更换记录等信息。在检察建议的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对50余个小区现制现售饮用水多次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并约谈了5家经营单位,要求经营者自觉履行饮用水安全主体责任,公示联系方式、举报途径,让消费者享有更直接、更便利的知情权、监督权。
下一步,安宁区检察院将切实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持续跟进直饮水安全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喝上放心水,用心用情守护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