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缺乏足够的教育,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他人及社会造成了影响。今后我一定严格遵守《督促监护令》的要求,尽心尽力履行好监护责任,让孩子健康成长。”近日,涉案未成年人小严(化名)的父亲收到武威市检察院《督促监护令》后承诺道。
近年来,武威市检察机关着力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教育、事后帮教”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积极探索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多措并举、精准指导家庭教育,让缺失的“爱”归位。
“培育+督促”提升指导质效
武威市检察机关从审查办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发现线索,结合涉案未成年人性格、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条件等情况分类施策。针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重点帮助提升责任意识,监督矫治不良行为。针对未成年被害人的监护人,重点帮助转变教育理念,增强关心关爱。创新“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训诫”未成年人挽救新模式,结合办案中发现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被害人的家庭教育监管不力的问题,从督促监护内容、文书送达方式、跟踪监督成效等方面进行细化,从而保证“督促监护令”的质效。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制发“督促监护令”223份,开展亲职教育407次。坚持家庭探访、学校回访、社区走访“三必访”,全面评估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情况,为案件后续办理提供参考。
未检“共育”撑起未成年人保护伞
近日,古浪县检察院办案中发现未成年人王某某因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再育,导致其缺失监护,遂及时向民政局发出检察关注函,经办案检察官和民政局工作人员多次沟通协调,确定委托王某某叔父为监护人,并在三方见证下签订困境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
武威市检察机关制定出台《未成年人检察“一令一函”工作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督促监护令”“检察关注函”的制发程序、内容及跟踪监督效果,确保“一令一函”取得实效。并与市妇联、市关工委联合制定《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线索发现+开展调查+启动指导+跟踪评估”全流程家庭教育指导协作机制,推动形成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合力。挂牌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为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和实践平台。
做实“善育”引导家长履职尽责
武威市检察机关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嵌入到日常普法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等多种普法方式,引导家长切实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63名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履职,利用法治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课堂,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听讲。开展“检察官家访”活动,针对有不良行为未成年在校学生,检察官联合学校走访其家庭,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推动建立“家庭+学校+检察”合力教育体系。
同时,通过开展“检察开放日”“法治夏令营”等活动,邀请师生、家长代表走进检察机关参观“未成年人办案中心”,感受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精心关爱和细心呵护,以实地参观、实景教学、互动体验的方式学习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提升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用法治教育护航青春成长。并充分借力“互联网+”模式,开发智慧未检小程序——武威未检云平台,实现了未成年人保护、普法宣传、精准帮教、家庭教育指导等多种功能的立体叠加,通过及时发布家庭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的方法等内容,以案释法,提供预防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