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检察院紧盯散装食品安全问题,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办案推动形成“检察监督+行政监督+行业自律”三方公益保护良性工作模式,让散装食品有完整的“身份信息”,为散装食品贴上“安全标签”,确保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2月至3月,平川区检察院干警在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行动时,发现辖区部分便民市场、商场超市售卖的散装食品没有标明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身份信息”,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
对此,平川区检察院依法对散装食品安全问题以公益诉讼案件进行了立案,并通过实地调查、拍照取证、询问证人等方式,调查散装食品安全隐患,全面收集行政部门监管履职情况及公共利益受损的证据。
散装食品安全问题立案后,3月17日,平川区检察院邀请听证员和人民监督员举行听证会。办案检察官全面展示了调查收集的关于散装食品安全隐患、行政部门监管缺位以及公共利益受损方面的证据。经过充分讨论和评议,听证员一致认为,食品安全事关民生福祉,监管部门应当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尽快让商户标注散装食品的“身份信息”,从源头把好散装食品安全关口。
听证会结束后,平川区检察院向市场监管、相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行政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对辖区内存在销售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未完整标明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情形进行监督管理,并进一步加强协作,做好食品安全法治宣传工作。
相关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组织开展散装食品专项整治活动,加大了对《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升食品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对检察建议指出的17家食品经营者未规范粘贴商品标签的情形依法全面处理,并将整改情况进行了书面回复。平川区检察院在收到回复函后及时进行实地回访检验,经走访调查发现,检察建议指出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