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倾情守护民族团结进步未来之花,天祝县检察院倾力打造“格桑花”未检团队,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未检工作理念,向未成年人提供坚强且有温度的司法保护,关注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使民族团结之花在天祝大地竞相绽放。
倾心播撒法治种子
在格桑花盛开的大山深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法治阳光的照耀。
面对牧区孩子语言交流不畅的现实,天祝县检察院组织干警到国家检察官学院西藏分院、国家法官学院舟曲民族法官培训基地进行汉藏双语培训。“格桑花”未检团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精心制作汉藏双语法治课件,深入8个乡镇的草原牧区,为孩子们上门提供法治宣传课程。
针对天祝县民族中学和天师附小藏族、土族学生居多的现状,“格桑花”未检团队选派2名藏族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教育,让学生们对法治课能听懂、易接受、化于心。同时,团队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六一儿童节等节点,举办“护航青春,与法同行”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让民族地区师生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深受师生的好评和点赞。
格桑花坚韧有力,恰如“格桑花”未检团队坚决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坚强决心。
“格桑花”未检团队以“求极致”的精神办理着每一起案件,把用尽每一个司法手段保护未成年人作为基本要求,不断加大惩治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力度,用好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监督立案和强制报告等手段,保持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压态势,为未成年人筑牢“防护栏”,有效保障了未成年人免受不法侵害。
真情浇灌未来之花
检察温情如春风化雨,洒向草原、大山、毡房,滋润着格桑花茁壮成长。
在办理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格桑花”未检团队成员了解到未成年被害人身心受伤,需要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干预。团队在组织全院干警爱心捐款的同时,及时上报审核发放5万元司法救助金,并邀请心理专家免费提供心理疏导,及时解决了其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格桑花”未检团队化身马背上的“法治使者”,综合运用亲情会见、上门服务、双语辅导、案后回访、心理疏导、司法救助等方式,全力帮助涉案未成年人消除障碍、重拾信心、回归校园、重塑自我。近三年司法救助未成年人12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5.88万元,邀请3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培训25场次,向近万名学生送上心理健康大餐。
精心守护未来力量
格桑花漫山遍野竞相绽放,离不开各方力量的精心守护。
“格桑花”未检团队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凝聚未检工作合力,携手法院、教育、公安等部门制定《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细则》《关于加强惩治和预防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实施细则》等机制。向涉罪未成年人监护人制发督促监护令20余份,督促其履行监护责任。注重保障师资力量安全,严格落实入职查询制度,开展入职查询3300余人次。
“格桑花”未检团队善于综合履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针对校园周边安全问题,团队联合公安等相关单位,定期进行重点检查;针对未成年人文身、违规住宿等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监管单位依法全面履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陆国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