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建议及时进行支撑加固,确保农户和游客安全”“树干中空腐烂,呈树洞状,应及时修复,避免持续扩大导致树体死亡”……5月6日至10日,皋兰县检察院联合县古梨园保护中心、“益心为公”平台,开展“什川古梨树保护专项监督行动”。其间,工作人员对什川镇古梨园内的9423株百年以上古梨树进行实地踏查,发现了数十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一树一档”整改资料。
随后,皋兰县检察院启动公益诉讼程序,与林业等多家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依法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并就后期依法履行职责、协同共治进行座谈。
“古树枝悬挂物品、缺少保护牌、防火标志和保护围栏等问题,一周内整改完成;牵头制定保护古树名木专项检查方案并建立协作长效机制,形成保护合力;对衰弱、濒危状态的古树及时采取抢救、治理和复壮措施,分步分级推进古树名木科学养护,实现保护工作全覆盖,特别是对16株平均树龄约414年的二级古树进行重点关注;邀请‘益心为公’平台志愿者全程实质性参与。”会上,相关部门提出整改方案,并作出积极表态。
5月17日,记者在什川镇古梨园看到,周边的杂草已被清理干净,部分枝干已做了加固支撑,在夏日的艳阳下,古梨树焕发出勃勃生机。
“‘活化石’是森林资源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极具文化、生态、科研、旅游和经济价值。”皋兰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玉瑞表示,将继续深化古树名木公益诉讼监督,有序开展“回头看”,持续跟进整改情况,完善长效保护机制,确保检察建议落到实处,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杨丹)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