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福祉 强化能动履职
——华亭市检察院多措并举加大司法救助力度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自从得到你们的帮助,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4月29日,华亭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回访一起司法救助案件时,被救助人方女士对检察院和妇联的及时救助感激不已。
近年来,华亭市检察院聚焦民生福祉,强化能动履职,提升内部协作,争取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加大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司法救助力度,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线索排摸数据化
今年2月,华亭市检察院排摸司法救助线索时了解到,王某某因离婚后前夫失业难以按时支付其子抚养费,致其子生病无法继续医治,且王某某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对此,检察干警通过实地走访核查,认为王某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帮其办理申请手续,让王某某领到1.2万元的救助金。
“以前,我们开展司法救助是在各类案件中机械地翻找线索,或者是听到相关情况后再开展救助。现在,我们化被动为主动,运用各类数据排查线索来源,为符合条件的急需救助者提供高效司法救助。”该院第三检察部主任王敏介绍说。
让“等案上门”变为“上门找案”。华亭市检察院灵活使用内部数据,跟进排摸救助线索。他们以月为单位通过案管部门调取案件基本信息,利用电子表格将上述案件分类,再根据《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相关规定,人工设置搜索条件进行数据比对,初步筛查出有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案件线索,然后有针对性地在业务系统中调取相关案件数据,通过对数据比对结果逐一分析、研判,最终确定拟救助对象。
司法服务多元化
2023年8月24日,检察官在办理白某司法救助案件时,发现该案中的另一受害人任某因事故造成二级残疾,生活比较困难,经检察官走访核查后认为任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为任某办理了司法救助,为其申请到1.5万元救助金,同时积极协调任某所在村镇,为其一家争取社会低保,既解决了申请人的实际困难又实现了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有效对接。
华亭市检察院不断强化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构建多元化救助服务体系。针对案件基数大、救助资金无法满足办案需要的情况下,主动与市妇联、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密切协作,形成法律援助、社会资助、民政救助、心理关注相结合的大格局,帮助被救助对象解决温饱、就业、低保等问题。
救助效果最大化
2024年3月,针对一起未成年人受伤害案,造成一家人为支付孩子治疗费而陷入生活困难的实际,办案检察官在确认被害人亲属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的情况下,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建立“一次救助、长期帮扶”工作机制,采取“1+N”的救助方式,为未成年受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8万元,并不定期回访,帮助其家庭重新树立生活信心。
针对司法救助方式单一的短板,华亭市检察院将退役军人、未成年人、困难妇女和残疾人作为救助重点,不仅提供救助金,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就业帮扶等多元救助措施,同时充分考虑个案特点,针对身心受到伤害的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咨询、干预、疏导等救助服务,努力做到救助效果最大化。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