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苗”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玉门市检察院创新工作模式打造未检品牌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检察官阿姨,我现在知道自己错了,不该心存侥幸不劳而获,我会努力学习健康成长。”近日,未成年人小金认真地向玉门市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承诺。
2023年9月,小金和朋友受高额佣金引诱,按照诈骗团伙上线安排制作简易GOIP拨号设备实施诈骗。检察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为小金提供“帮教+法律援助+心理干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家庭教育指导+监督考察”的综合保护服务,引导小金顺利回归社会。
近年来,玉门市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依法履职办案,积极贯彻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从传统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全面开展司法保护转变,通过打造“玉·苗”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开展“一站式”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开垦法治教育沃土
“明亮温暖的环境可以有效缓解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抵触情绪。” 玉门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郭子涵说。
为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玉门市检察院建立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引用电子游戏宣泄、心理音乐检测、VR、换装魔镜等信息化设备,包含未成年一站式取证、救助、涉未刑事案件办理、青少年法治教育、犯罪预防、行为矫治、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重功能,全方位关心关爱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未成年法治教育基基地是酒泉市检察机关首家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也是全省功能最为齐全的专业化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平台。截至目前,共迎接中央、省、市相关单位、部门调研20余次,接待其他地区学习参观6次,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80场次,覆盖人数6000余人。
“玉·苗”未检工作室分别获评酒泉市、玉门市“青年文明号”,并推荐申报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播撒检察希望种子
“娃那么小,受了委屈也说不清楚,要不是检察院救助,我们都不知道以后要咋办……”一位未成年人的母亲哭诉道。
遭受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维权很难。
未成年人小潘是一起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在遭遇侵害后本就心理状态敏感的情况下,贫困的家庭情况更让她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办案检察官一边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帮助小潘家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一边联系就读学校,督促学校继续让小潘上学,为孩子重燃希望。
面对未成年受害人维权困境,玉门市检察院注重多措并举,深化综合保护,全力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积极发挥控告申诉、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多项检察职能,2023年以来,对2名未成年被害人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共发放救助金9.6万元,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3件次,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0件次,有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在办案的同时,开展精准化普法宣传、爱心捐助和案后帮教活动40余次,覆盖人数8000余人,实现“法治进校园”全覆盖,“玉·苗”未检工作室办案检察官获评酒泉市“青年岗位能手”。
守护“玉·苗”之花绽放
“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办案深挖未成年人犯罪背后隐藏的各类问题。”提起未成年人保护,“玉·苗”工作室检察官王红艳感触颇多,“我们扎实推进‘一号检察建议’落地生根,已经牵头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教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建立工作衔接机制13项,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玉·苗”工作室工作人员发现多个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存在违规接待、雇佣未成年人现象,随即联系多家单位对全市18所寄宿制学校、30余家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200余家校园周边商户等场所联合开展专项检查,共发现线索并开展公益诉讼检察监督2件,向相关职能部门口头提出意见并监督纠正3件次,有效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积极营造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关爱未成年人工作大格局。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