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境内汉明长城遗迹共188.9公里,其中汉长城38.4公里,明长城150.5公里。近年来,古浪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为长城“延年益寿”保驾护航。
2023年9月,古浪县检察院检察长带队实地勘察时,发现泗水镇明长城遗迹处未设置围挡,现场存在羊只踩踏痕迹。检查组认为乡镇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符合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案条件,建议将该案作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立案审查。
除实地了解长城遗址现状外,古浪县检察院还向相关部门调取辖区内长城的基本数据、保护措施等资料,发现长城遗迹监管缺失、日常维护不到位等各类问题9个。同时,积极延伸公益诉讼触角,紧盯古长城遗址保护难点,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协作机制,对行政执法部门移送的5件线索均立案审查。
为强化溯源治理,古浪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作用,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追缴长城修复费用,并与相关单位磋商,落实长城保护项目5个、长城保护资金600多万元,促使相关乡镇设置隔离防护网15公里,推动文物、文旅单位健全完善长城保护监督监管机制并聘请专人加强对长城的巡查保护。
为优化监督机制,古浪县检察院持续完善跟进监督问效机制,即在检察建议送达时沟通整改、检察建议送达后督促整改、回复期满后落实整改,灵活采取督改形式确保相关单位积极落实整改。在做好个案检察建议跟踪监督落实的同时,适时回访被监督单位,分析研究实践中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发挥对同类问题的监督指导作用。
与此同时,古浪县检察院联合相关单位,进社区走网络、入田间到地头,通过多种方式向群众普及长城保护知识,对群众提出的疑问面对面解答,增强群众对长城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提升公众长城保护意识,营造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