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定西市安定区检察院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反映强烈的公益保护问题,充分发挥惩治、监督、服务、保障职能,依法能动履职,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面履职尽责 强化公益保护
紧盯传统领域,实现办案全覆盖,全年办理公益诉讼案件86件。积极稳妥拓展新领域案件,针对制假、售假违法犯罪侵犯商标权案件,联合刑事检察部门办理2起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综合履职案件,全力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打造更优消费环境和市场环境。以专项行动助推公共安全保护,针对乡镇卫生院、中小学等人员聚集场所消防设施未配备、应急通道被堵塞等公共安全隐患,开展“助力消防安全隐患治理”专项行动,发出检察建议30份,督促消除安全隐患。
践行初心使命 竭诚为民服务
紧盯群众高度关注和反映强烈的公益保护难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针对窨井盖破损、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问题,切实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当好公共利益守护人。全年办理民生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2件,发出检察建议30份。及时开展“回头看”,防止整改反弹回潮。通过“回头看”监督,对检察建议整改到位又反弹回潮案件,依法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2起。把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状态,通过诉前磋商、检察建议、跟进监督等方式,充分调动行政机关主动履职和自我纠错主动性。全年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8件,制发检察建议67件,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积极整改65件,诉前整改率为97%,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办案效果。
围绕国家利益 强化责任担当
切实发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打击治理作用,全面保护受损的国家野生动植物资源,全年共办理盗伐林木、非法采砂采矿、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狩猎濒危、野生动物案件16件,依法追究侵权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民事赔偿责任,索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151万元。竭力保护国有财产,确保国家利益不受侵害。全年办理国有财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6件,督促收缴环境保护税15.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360万元。与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办理生态修复案件3件,为安定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检察力量。(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李霞飞)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