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履职诠释检察担当——2023年天水检察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1-30 11:34:21     来源:法治甘肃网

  2023年,天水市检察机关以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为主线,以追赶超越、争创一流为目标,各项工作迈出坚实步伐,法律监督质效全面提升,自身建设长足发展,以高质量履职诠释检察担当。共办理各类案件7475件,办结7288件,法定期限内办结率为100%。

扛牢检察担当 尽心尽力服务发展大局

  起诉“三危类”案件及涉枪爆犯罪303人,起诉严重暴力“黄赌毒”“盗抢骗”犯罪484人。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办理恶势力组织及涉霸犯罪案件7件39人。

  深入开展“千人进万企”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两级检察院干警走访企业398家,收集问题线索47件,均已办结。有效推进企业合规案件办理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对认罪认罚、犯罪情节轻微的涉企人员依法从轻处理,确保监督、办案、治理同频共振。从快办理涉及民营企业的民事监督案件,监督执行到位资金1400万余元。

  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44人,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49件。推动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衔接,追偿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费用422.86万元,让破坏环境者为恢复环境“买单”。在全省率先成立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办公室。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市河长办、市水务局联合开展巡查,办理有关案件64件。

强化法律监督 高质高效办好每起案件

  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批捕750人,起诉1997人。准确把握入罪标准,纠正有案不立、立案不当等问题,监督立案24件,监督撤案35件,书面监督纠正侦查活动违法198件,纠正漏捕4人、漏诉23人,对刑事裁判提出抗诉11件。

  加强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提请审查案件658人。办结各类民事检察案件517件,同比上升46.3%。

  深入开展行政审判、行政非诉执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等专项工作,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制发检察建议286件,同比上升23.8%,采纳率为93%。构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及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新格局,办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54件,同比上升35%。推动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无缝衔接,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83件,发出检察意见74件、检察建议7件。

  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77件,通过磋商、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361个公益损害问题在诉前得到解决。对经过公告、检察建议回复期满仍未整改到位的,提起公益诉讼27件,法院已审结18件,均支持检察机关诉讼请求。针对部分企业欠缴水资源费的问题,组织行政机关、涉案企业相关负责人召开磋商会,督促收回132万余元。“两国”领域公益诉讼办案成效凸显,督促收回国有财产298万余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795万余元。

站稳人民立场 用心用情护航民生民利

  起诉养老诈骗犯罪3件7人、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218件437人、食药安全犯罪23件48人。立案办理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03件。清水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秦州区检察院开展食用油小作坊卫生安全专项监督,促推小作坊全部安装监控设施,实现常态化、智能化监管,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转变。

  发挥司法救助“托底”作用,为39名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108万余元。妇女权益保障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多点发力当好“护薪人”,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办理支持农民工起诉案件130件,帮助农民工追讨薪酬876万余元。

坚持高标引领 创新创优培育检察品牌

  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精髓融入检察工作,创建的“能动履职助力矛盾风险防控工作法”入选全国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受到中央政法委表彰。能动履职融入社会治理,推动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纳入党委和政府考核项目,提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43件。打破“就案办案”思维,对轻微刑事案件,主持调解并达成刑事和解355件。制定民事检察“和解六式”工作办法,被省检察院推广。打造一站式12309检察服务中心,以“如我在诉、如我在访”的态度办理群众信访1658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