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为民排忧解难
——凉州区检察院积极探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优化路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检察院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作为推动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以提升化解效率、坚持诉源治理、办好为民实事为关键突破点,用心用情为民排忧解难,为积极探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优化路径提供了方案。
“借力借智”
多元化协作提升效率
“借力借智”是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化解效率的有效方式。武威市凉州区检察院充分借助部分行政机关和法院的专业优势,与法院及司法局等相关行政机关会签《关于加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的意见》,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16项工作机制,高效配合规范办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31件。
担任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委员会委员的周丽娟就多次见证了协同机制下的化解效率,亲自参与3家企事业单位行政复议调解案,在司法局、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等单位的通力协作下,共同梳理还原案件事实,检视行政争议产生的原因,引导行政机关更新执法理念,准确适用“首违不罚”和从轻、减轻等法律政策规定,积极开展释法说理,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为两家企业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公开听证也是借智借力的生动实践。”担任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凉州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李金玲划出新的重点。“依法积极组织公开听证活动,通过发挥听证员客观独立的特有优势,能够达到以公开促公正效果。”在运用公开听证化解的6件行政争议案件中,经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代表等充分释法说理,原本潜在的反复上诉、申诉、信访风险被降到最低。
诉源治理
源头发力防范“未”病
针对行政机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制作不规范、事实认定过于简单、法律文书送达方式不规范,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未及时向法院申请执行、跟踪执行进展等较为集中的问题,凉州区检察院先后制发行政违法及社会治理检察建议86件,帮助土地执法、社会保障、交通安全、治安处罚、工程建设等容易引发行政纠纷的执法领域完善相关制度机制20余项,从源头降低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
“我们在开展农民工讨薪专项法律监督活动中发现,工程建设领域存在不少违法发包、转包、分包、挂靠‘乱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向人社、住建等部门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督促解决了监管薄弱的问题,同时联合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多管齐下减少纠纷。”凉州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刘丽娜、金娜将检察建议汇编成册,记录了检察建议促进诉源治理的生动实践。
小案精心办
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2023年3月,凉州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违法监督案时发现,该案案情简单,伤损较轻,但因特殊原因交警部门未及时作出处理,导致当事人情绪未能及时平复,多次向多部门投诉反映。鉴于此,办案检察官快速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矛盾化解。在会同交警部门释法说理后,双方就赔偿达成调解协议,争议得到彻底化解。
“通过调解,我们认识到在处理这起交通事故上还有需要提升的地方。”参与该案的一名警官表示,“任何一起小的交通事故都要充分倾听当事人的心声,及时掌握当事人诉求,才能避免产生矛盾。”
此外,凉州区检察院秉持小案精心办、难案谨慎办、急案高效办的理念,开展了“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 依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办理民生领域行政矛盾化解案件占比超过60%。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