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检察机关“嵌入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发布时间:2023-12-18 15:31:00     来源:法治甘肃网

巧施策化干戈撬动多元化解纷生态

——天水检察机关“嵌入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近年来,天水市检察机关在工作实践中,将检察职能“嵌入”到矛盾纠纷预警、排查、化解全过程,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不断融合发力,打造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检察样本”。

融合发力“控增量” 提升化解质效

  天水市检察机关通过主动对接、完善机制、前移关口、用好检察听证等方式,促进矛盾化解案结事了 。

  “根据市委政法委相关规定,实现检察机关与政法委‘命案预警预测预防智能系统’双向对接,‘嵌入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天水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结合政法系统大走访等工作,将可能引发命案发生的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综治中心,录入智能预警系统进行重点排查,严防“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全市检察人员实地走访群众1370余户,结合案件办理排查矛盾纠纷380余件,切实做到矛盾纠纷早化解、妥处理。

  将矛盾化解的重心和关口前移,积极开展简易听证、上门听证,公开听证评议案件1050余件,以能动履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把矛盾化解在首办环节。

精准处置“减存量” 促进案结事了

  2022年8月,犯罪嫌疑人杨某、刘某和路人马某等人因琐事发生争执撕扯,致使马某右眼外伤,经鉴定系轻伤一级。审查逮捕阶段,经承办人多次疏导调解,杨某、刘某赔偿损失的意向强烈,故以无逮捕必要未批准逮捕,后杨某、刘某主动积极联系被害人赔偿损失,达成刑事和解,审查起诉阶段对杨某、刘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

  “依法用足用好刑事和解、司法救助等制度,坚持诉源治理,着力促成矛盾纠纷化解,修复社会关系,实现案件办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天水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对民间纠纷、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案件,检察机关主持调解并达成刑事和解470余件,有效节约司法资源和化解社会矛盾。

  同时,将矛盾纠纷化解贯穿于民事检察工作始终,不断加强和规范民事检察和解及息诉工作。制定《民事检察“和解六式”工作办法》,引导当事人理性选择有利于修复关系的方式消弭纠纷,成功促进和解20余件。

协同联动“防变量” 解决急难愁盼

  2022年,清水县一名案件当事人从媒体上了解到检察机关支持起诉为农民工讨薪工作后,主动联系检察机关请求帮助讨薪,最终为该当事人讨回了3万元的工资。

  据介绍,天水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老年人、妇女权益保障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办理相关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件,与民政、妇联等部门联合建立多项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保障协作机制。秦州区检察院针对婚姻家庭问题,通过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落实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同时,与法院建立支持起诉协作配合机制,做实诉前沟通调解,诉后执行和解工作,化解群众忧心事,办理申请支持起诉案件290余件,为当事人追索工资、抚养费等720万余元。

能动履职“管源头” 助推社会治理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向校园欺凌说不……”8月29日,天水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辛祺来到天水农业学校向新生送上开学第一课。

  天水市检察机关通过送法进乡村、法治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两级检察机关选聘检察法治副校长139名,开展法治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1400余场次,覆盖人数达55.3万余人,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逐案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可能存在涉诉风险案件主动对接政法综治中心,做好预防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在企业探索设立“枫桥式检察服务工作室”,搭建企业风险管理法律咨询智库平台,及时精准向企业推送经营风险提示,帮助企业堵漏建制,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