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3-12-14 11:06:02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注重创新提质  突出监督实效

——定西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近年来,定西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切的公益保护问题,注重工作创新,积极主动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419件,履行诉前程序1301件,提起诉讼88件,办理的16起案件被最高检、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

转理念增信心  精准把握发展方向

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公益损害问题,通过检察办案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体现司法为民的“温度”。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深层次复杂问题和执法监管漏洞,从个案办理转向类案监督,促进社会综合治理。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统筹安全与发展中依法能动履职,在“4+10”法定领域纵向深耕,在“等”外领域横向扩展,不断优化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格局。以四大传统领域为重点,在英烈保护、未成年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妇女权益保障等新增法定领域加大办案力度,通过办案及时回应群众对检察公益诉讼的新期待。贯彻“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引导推动相关职能机关瞄准短板弱项、定向施策,有效助推相关职能机关尽主责、补缺位,以“我管”促“都管”,通过能动履职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强机制提质效  有效凝聚保护合力

强化检察一体化建设,健全公益诉讼与刑事检察、民事检察、案件管理等内设机构信息共享机制,畅通内部履职线索发现途径,深挖案源。打出“公益诉讼+三大检察”组合拳,通过对近年来所办案件进行系统梳理,从中挖掘相关案件线索。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拖而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对有阻力较大的案件依照办案规则启动异地起诉或提级办理程序,推行上级院立案指挥、下级院加盟的兵团式办案模式,全力构建上下一体、融合发展的检察一体化格局。

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协作机制14项,加强线索移送、情况通报、证据收集、结果反馈,召开座谈会30余次。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作,提升公益诉讼案件审判质效。保持对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充分发掘热点焦点问题背后的公益诉讼线索。

重创新育品牌  全力提升监督质效

联合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制定《定西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针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部署开展专项活动9个,发出检察建议730件。与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开展“非法采砂及矿山开采生态环境修复”专项监督活动,发出检察建议52件。开展渭河、洮河、牛谷河、关川河、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活动,检察长带头办理重点利益案件。市检察院及安定区、通渭县检察院被评为全市河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4名检察干警被评为省、市优秀河湖卫士。

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细化落实《定西市检察机关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22条意见》,开展涉农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聚焦耕地保护,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整治回收利用“撂荒地”5000余亩。紧盯国有资金管理、工程承包建设、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流失、人防易地建设费、违法使用土地、法定税费征缴等问题,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办理案件65件,督促追回国有财产及国有土地出让金9000余万元。以工程项目扬尘大气污染物环境保护税漏征漏缴为切入点,市检察院探索开展环境保护税收专项监督活动,督促追缴环境保护税300余万元。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