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监督员+模式”让司法公正“看得见”
——城关区检察院不断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通讯员 白婕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重要制度设计,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一项创新举措。2023年以来,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紧扣“检察工作现代化”主线,践行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理念,创新“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监督方式,主动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各项检察业务工作394件次,实现“十种参与监督方式全覆盖”,让人民监督员“零距离”、深层次了解检察工作,督促检察机关更好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检察开放日共话检察和监督
为深化检务公开力度,增进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认识和支持,营造关注检察、了解检察、支持检察的良好氛围,近日,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与检察干警等共话检察和监督。
活动中,人大代表和人民监督员一行参观了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工作室及“一站式”办案区,听取了检察官介绍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观看了“未兰护航”智慧平台演示,体验了VR和心理沙盘,了解了检察机关综合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新进展新成效。
“从数据来看,城关检察各项工作都做得很扎实!”“通过座谈,我们对‘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将进一步提升法律素养,依法充分履行人民监督员职责,为法治城关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代表们在观看了区检察院宣传片和近三年工作开展情况PPT后,纷纷表示对检察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对全体干警辛勤付出和责任担当表示高度赞扬,对城关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优化营商环境等特色亮点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从加强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工作、延伸监督触角、提升监督质效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坚持应听尽听监督过程全覆盖
为实现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办理从点到面全覆盖,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积极探索人民监督员参与办案的新模式,将人民监督员监督活动纳入检察办案各环节,拓展监督范围。由简单的参与案件公开听证拓展到参与案件质量评查、检察建议的制发、宣告送达、监督检察官出庭公诉等检察工作,不断完善、实现人民监督员全过程听证。人民监督员从程序意义上的“监督”转变为实质意义上的“参与”,有利于检察机关获取信息、反馈情况、解决问题一体推进。
化被动为主动监督方式多样化
为实现邀请人民监督员由在听证室听取案件汇报的单一方式向多元化监督并进,更好发挥监督效能,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创新“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监督方式,邀请具备专业背景的人民监督员参与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让“第三只眼”为检察机关提供多元视角,护航企业健康发展;邀请人民监督员到场旁听庭审,对检察官出庭行为规范、法律文书质量、讯问能力、举证答辩等指控犯罪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进一步促进检察机关依法规范办案,做好检察监督的“镜子”;邀请人民监督员“零距离”参与检察开放日活动,参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工作室及“一站式”办案区,了解城关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优化营商环境等特色亮点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3年以来,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共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行政检察建议宣告送达、刑事检察听证、出庭公诉等活动28场次,积极拓展人民监督员监督领域,全力保障人民监督员对“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监督常态化、全覆盖。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