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崆峒区检察院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飞跃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何明霞 通讯员 马伟 刘丽
文明礼让蔚然成风,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办公环境焕然一新……如今,走进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窗明地洁桌净,办公用品放置有序,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彰显着文明的力量。
文明是一个单位最亮丽的名片,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一面旗帜、一个目标、一种精神,创建秩序井然、环境优美、干净整洁、文明风尚的办公环境是崆峒区检察院每名干部职工共同的心愿。
近年来,崆峒区检察院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线,聚焦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建设过硬检察队伍,创造一流检察业绩,培育优秀检察文化,树立良好检察形象,忠诚履职,创先争优,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飞跃。
组织有力 创建信心更坚定
崆峒区检察院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来抓,成立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日常工作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组织干警认真学习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内容,党组成员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带头贯彻落实,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同时,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和检察人员业绩考核,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狠抓落实 创建活动更丰富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崆峒区检察院围绕区委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牵头制定并持续贯彻执行《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九大重点产业链发展的十二项措施》和《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民营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十项措施》,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办好关乎企业生存的关键案件,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违法犯罪,提供精准司法服务。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坚持权益保护与合规监督并重,为企业家安心创业、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坚决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用心守护社会公共利益,积极部署开展主动创稳行动,确保社会秩序持续向好。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牢牢守住金融风险防控底线,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刚性作用,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出租车、网约车监管,推动整治出租车行业乱象。与静宁县林草局共同举办“检察蓝守护生态绿,助力野生动物保护暨中华蟾蜍增殖放流启动仪式”,投放中华蟾蜍幼苗6000余只。聚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高效办理违法占用农用地、耕地、林地公益诉讼案件,及时督促恢复被毁植被126亩。
倾情办好检察为民实事,认真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倾情化解社会矛盾,落实司法便民措施。创新打造12309“一站式”便民服务品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律师和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搭建多元联动化解平台,打造矛盾风险预测、防范、处置、引导全周期链条,实现“一站式”化解。
文化育检 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崆峒区检察院以实施文化育检工程为抓手,持续强化各项创建措施,不断推动文明创建向纵深发展。
切实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结合道德讲堂,组织干警学习先进典型,通过经常性开展先进经验、典型事迹、心得体会宣讲活动,让干警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营造“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氛围。持续下大力气培育身边先进典型,把党员先锋岗的创建与优秀办案团队、优秀检察官的打造结合起来,加大典型人物、典型案例选树力度,大力宣传推广,努力推出更多先进人物。
全要素加强基础建设,高标准建成党建文化中心,积极打造“一站式”检察服务中心。对机关院落、机关食堂、运动场进行全面升级美化绿化亮化,被平凉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生态园林单位”。
常态化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包抓共建工作,对包抓村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选派干警参加崆峒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竞赛、开展读书班等主题活动,着力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检察文化,全面激发检察干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切实增强了检察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达到文化育人、文化育检的目的。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