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轻罪治理现代化助推刑事检察提质增效
——崆峒区检察院探索构建覆盖刑事诉讼全流程的轻罪治理新模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通讯员刘 丽
准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748人,轻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达97.15%……今年以来,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主动适应犯罪治理新形势,主动将检察之治融入社会之治,探索构建覆盖刑事诉讼全流程的轻罪治理新模式,以轻罪治理现代化助推刑事检察提质增效。
坚持惩治犯罪与人权保障相结合
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行稳致远
积极构建轻罪治理体系,重视和加强轻罪治理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探索,积极适应犯罪结构新变化、犯罪治理新形势,准确把握宽与严的辩证关系,充分考虑案件具体的危害程度和情节轻重,依法做到“宽严有据、宽严有度、宽严相济”。
充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支撑作用,与区法院、区公安局、区司法局联合会签《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对认罪认罚案件量刑统一认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积极作用,锚定“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
坚持效率与效果相结合
让繁简分流落地生根
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强化沟通协作,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为依托,提前介入公安机关拟报捕案件,实现捕前分流,加强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前沟通,实现诉前分流,强化与法院提起公诉前沟通,实现审前分流。挂牌成立轻微刑事案件“一站式”简案快办中心,全面优化侦查、起诉、审判、执行运作流程,利用快速办理机制对15件案件进行了开庭审理,推动“简案”进入“快办”轨道。截至目前,共适用速裁程序办理案件104件,速裁程序适用率33.88%,适用速裁程序办理的案件确定刑量刑建议提出率及采纳率均为100%,做到“简程序不简权利,省时间不省质效”。
坚持治罪与治理相结合
助推平安崆峒建设
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积极促进诉源治理,把诉源治理理念贯穿于监督办案全过程,把矛盾纠纷化解、释法说理、修复社会关系作为履职办案的重要任务,牢固树立引领社会法治意识理念,通过以案释法、公开听证、检务公开、法治宣传等方式,强化诉源治理,预防和减少轻罪案件的发生。今年以来,共办理刑事和解24件,同比增加25%;公开听证143件,同比增加34%。在加强轻罪案件行政处罚与刑事追究反向衔接的同时,对不起诉案件加强行政处罚与刑事追究的反向衔接,适用不起诉的同时制发检察意见书,建议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没收其违法所得,提升轻罪治理质效,更好地维护和修复社会秩序,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