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听证是能够让当事人、听证员全面参与、充分监督检察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今年来,我省多地检察机关把检察听证作为提升司法透明度、赢得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积极稳妥开展检察听证工作,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让公平正义看得见,取得良好成效。
公开听证+检察建议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
9月22日,景泰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建设工程领域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公开听证会。听证员、相关企业、行政单位负责人参加,景泰县劳动监察大队负责人受邀列席会议。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立农民工工资专户、存储保证金是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效抓手。景泰县检察院在开展农民工讨薪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部分工程项目未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设立“一户一金”,遂向相关单位、企业制发检察建议。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介绍了案件基本情况,全面阐述了建设工程项目未设立“一户一金”可能引发的法律纠纷及后果,并核实了参会企业及行政机关所负责项目未设立“一户一金”的情况。听证员详细了解案情后,一致认为工程建设项目未设立“一户一金”是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的主要原因,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各自职责,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农民工工资保障。经综合评议,听证员一致同意检察机关的处理意见,认为检察建议依法有据、问题精准、措施针对性强,各被建议单位应当按照建议内容认真履职、加强整改,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发挥应有效果。
被建议单位表示,将按照检察建议的要求依法履行责任,主动梳理排查,及时整改落实,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地落实,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公开听证+网络直播传递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为落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程序公正可感可触,有效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惩罚犯罪与化解矛盾并重,9月22日上午,子午岭林区检察院对一起认罪认罚盗伐林木案召开公开听证会,这也是该院首次在中国检察听证网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公开听证。1名人民监督员、1名人大代表、1名听证员受邀参与,侦查机关办案人员、林场代表、犯罪嫌疑人、辩护人一同到场参加。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犯罪嫌疑人白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伐国有林区内林木6.5151立方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其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一款,应当以盗伐林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案发后,犯罪嫌疑人积极配合调查,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在审查起诉阶段向林场书面承诺补植油松100棵,包栽包活管护三年,林场出具谅解书。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白某某系初犯、偶犯,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拟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听证会上,侦查人员、林场代表和值班律师围绕案件事实、定性以及是否可以适用不起诉充分发表了法律意见。三名听证人员听取各方意见,在集体讨论基础上形成评议意见,一致同意检察机关拟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并对这次听证会采取直播形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最后,办案检察官就该案涉及的法律规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对犯罪嫌疑人白某某当场进行了法治教育,白某某表示认识到自己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愿意接受处罚,并保证以后不再违法犯罪。
应听尽听+四大检察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今年以来,临泽县人民检察院按照“三抓三促”行动部署,各业务条线协调发力推进,实现四大检察听证全覆盖,组织开展检察听证案件28件,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法治方式,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坚持应听尽听的原则,通过公开听证,邀请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相关办案单位、第三方听证员到现场参加听证,让当事人有理能讲、有惑能问,听证员独立发表客观、中立的第三方意见,以“兼听”避免“偏信”,让检察机关更加客观、准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依法公正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同时也能更好地运用法治方式、多方智慧消弭积怨、化解矛盾,促进双方和谐共处。
通过检察听证,能够及时反向审视整个诉讼过程,更加直观地发现案件在审查、逮捕、起诉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积极整改,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倒逼办案质量的提升。同时,做好检察案件的回访工作,确保检察听证结果落地落实,进一步提高检察办案质效,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何明霞)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