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履职诠释检察担当 ——民勤县检察院工作亮点回眸

发布时间:2023-08-23 13:03:42     来源:甘肃法治报

  民勤县检察院与阿拉善右旗检察院共同签署《关于建立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3月30日拍摄)。

  民勤县检察院联合民勤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专项检察工作(3月23日拍摄)。

  民勤县检察院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督促被建议单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助力金融监管提质增效(2022年3月23日拍摄)。

  民勤县检察院、民勤县公安局联合召开刑事工作联席会,进一步提升刑事案件办理质效(6月1日拍摄)。

  民勤县检察院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集中宣誓活动(6月30日拍摄)。

  近年来,民勤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检察使命,进一步更新监督理念,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能力,依法能动履职,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检察力量。

党建引领聚合力履职尽责显担当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民勤县检察院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突出打造“质量、活力、清廉、品牌”为特色的民勤检察党建,以党建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站位打造“质量党建”。民勤县检察院党组通过实施“领航工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定期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制定“四级四岗”责任清单,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责任链条。检察长带头讲党课,充分发挥“头雁效应”,进一步提高干警党性观念和思想认识。大力实施“强基工程”,制定青年干警传导培养工作办法,加大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力度,推动干警政治、业务素质能力“双提升”。持续完善民勤检察大监督格局,打造“堡垒工程”,刑事检察“求极致”,批捕起诉案件准确率达100%;民事检察“出精品”,积极支持起诉,追回欠薪90余万元;行政检察“求突破”,制定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机制被全省宣传推广,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在全市率先破零;公益诉讼检察“创名片”,个案办理+溯源治理,让税收“颗粒归仓”。

  强推进打造“活力党建”。结合“三抓三促”行动、主动创稳行动和“铸忠诚警魂”活动,民勤县检察院以党建结对、示范创建等工作为抓手,让党建工作更显活力。积极探索党建新路径,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活动和惠企纾困行动,联系走访企业54家,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结对关爱行动,为16名关爱对象提供物资帮扶,以实际行动解决结对帮扶户困难。与薛百镇五星村党支部结对共建,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助力乡村振兴。以点带面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建市级党员先锋引领示范岗1个,有力提升党建整体水平。组织党员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瞻仰烈士陵园、参观革命展览馆、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铸牢政治忠诚。

  严管理打造“清廉党建”。民勤县检察院党组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大力打造“清廉党建”品牌。通过专题会议部署、签订目标责任书、廉政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检务督察等举措,强化责任传导和日常监管教育。严格落实“三个规定”,认真开展执法司法专项整治活动,扎实推进顽瘴痼疾整治,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近三年,全院干警无违纪违法情形发生。

  善作为打造“品牌党建”。民勤县检察院以“创品牌、争一流、走前列”为目标,着力打造“品牌党建”助力创新发展新引擎。搭建“智慧党建室”,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智能化水平。党建聚力融入平安建设第一线,县检察院连续两年被评为平安民勤建设优秀等次。党建引领融合精准服务新举措,积极参与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助力化解金融风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检察力量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民勤县检察院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主动扛起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检察使命。

  高位推进部署,聚力提质增效。针对金融安全面临的复杂形势,民勤县检察院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抽调1名班子成员到县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专班负责工作,抽调3名具有经济、金融类知识的业务骨干组成专业化办案团队负责办理金融案件,在专案办理、案件会商、沟通协调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做到了团队专业、精准高效,以专业化促进提高办案质效。充分发挥“捕诉一体”优势,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依法从快从严惩治金融犯罪。2021年11月以来,共办理提请批准逮捕涉金融犯罪案件12件14人、移送审查起诉9件26人。经审查,批准逮捕8人,提起公诉17人,对金融犯罪形成了有力震慑。

  依法能动履职,高效追赃挽损。县检察院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作用,有效提升公安机关侦查取证效率,提前介入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等涉金融犯罪案件30余件,自行补充侦查9次,监督立案3件,追加逮捕1人。坚持“办案”与“追赃挽损”并重,在案件办理中,通过耐心细致释法说理,用足用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使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赔205万元。根据县级领导包抓千万元以上不良资产方案要求,县检察院检察长对包抓的8名千万元以上的贷款户逐一约谈,完成了2300余万元贷款清收,推进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取得实效,实现了案件办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建立健全机制,凝聚打击合力。民勤县检察机关积极与县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民勤县支行协商,会签了《民勤县金融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统一办案标准。不断规范和完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加强与公安机关、纪委监委的协作配合,及时移送相关线索,推动金融犯罪案件有序规范办理。向县纪委监委移送金融单位工作人员职务违法犯罪线索3条,刑事检察部门向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移送线索3条,参加线索研判会12次,有效形成打击金融犯罪的工作合力。

  延伸检察触角,促进诉源治理。为持续推动最高检“三号检察建议”落实,将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针对案件中反映出的金融单位存在的内控不严、违规放贷、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向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6份,并公开宣告送达、督促履职,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效果。同时,全力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度,通过当面约谈、政策宣讲、新闻宣传等措施加大普法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对金融犯罪危害性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浓厚氛围。

能动履职提升社区矫正监督质效

  近年来,民勤县检察院聚焦社区矫正工作难点、堵点问题,以“规范监督,加强办案”为要求,把依法能动履职融入社区矫正检察工作,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新路径,助力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

  坚持一个工作中心。县检察院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彰显法律监督成效。创新“刑执+未检”“刑执+社会”以及“监督+服务”模式。用心用情办理好每一个社区矫正案件,联合未检检察官,邀请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社区矫正监督活动,在日常监督中帮扶,在检察监督中普法,刚柔并济,传递检察温情,有效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围绕两条工作主线。牢牢把握维护社区矫正对象合法权益,坚持人权保障理念,在日常检察监督过程中,对残疾人、年老体弱等特殊矫正对象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扶,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牢牢把握促进实现社区矫正法律功能,向县司法局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建议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能力,严格落实制度,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

注重三个结合工作方式。通过注重社区矫

  正与检察监督相结合、注重日常检察与巡回检察相结合、注重检察监督与人民监督相结合等工作,主动邀请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人民监督员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参与社区矫正监督活动,推动社区矫正与检察监督衔接配合更加顺畅。充分发挥日常检察监督作用,借力巡回检察监督优势,对存在的6个方面问题向县司法局发出书面检察建议3份,全部整改到位,实现“1+1>2”的互补效应。

  实现四个到位效果。围绕入矫、解矫或请销假等重点环节,采取“三查三看”方式,向县司法局提出口头监督意见6个,发出书面检察建议2份,实现重点环节监督到位。针对集中学习、分级管理、公益劳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县司法局提出口头监督意见8个,发出书面检察建议2份,全部予以整改,实现重点内容监督到位。通过定期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沟通,建议县司法局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实现重点人员监督到位。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的监督,针对2名行动轨迹异常、1名不接听监督电话的社区矫正对象,向县司法局发出书面检察建议,督促及时调查核实,并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实现重点问题监督到位。

公益诉讼助力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为让绿色成为沙漠绿洲最动人的色彩,民勤县检察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公益诉讼大有可为。近年来,民勤县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聚焦破坏土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污染水源等突出问题,强化自然资源保护,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法治力量筑牢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屏障。

  为遏制两大沙漠合拢之势,民勤县检察院主动邀请阿拉善右旗检察院实地调研、沟通协商,共同签署《关于建立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确立六大检察协作机制,画好同心圆,凝聚向心力,以法治手段推进沙漠生态环境得到全覆盖系统性保护。两地检察机关对毗邻地段内公益林、封禁保护区等生态重点、敏感区域开展联合巡查,对阿拉善右旗检察院移送的公益诉讼线索迅速开展调查核实,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依法履职,成功构建跨区域协作保护新格局,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相继报道。

  每一片绿色,都值得被守护;每一片水域,都值得被关注;每一片土地,都值得被保护。检察干警挺进沙漠腹地,深入现场调查核实案件情况,积极与公安、林草等部门开展磋商,达成恢复性司法共识,制发检察建议,责令犯罪嫌疑人通过植被恢复、异地补植等方式实现“补植复绿”。为保护珍贵的水资源,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监督作用,不断完善“河湖长+检察长+警长”三长联合执法协作机制,扎实推进“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通过实地核查、无人机飞检等方式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河道堆放垃圾、损毁河岸林木、商砼企业非法取水等问题,及时发出检察建议,为美丽河湖筑牢司法防线。紧紧围绕群众对蓝天、碧水、净土的新期待,检察干警行走在田间地头,核线索、查污染、促修复。针对发现的村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积极调查取证,及时向负有监管职责的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并督促修复,促进人居环境改善。

  一件件检察建议,有理有据。一条条整改意见,充分有力。一次次专项行动,立竿见影。民勤县检察机关用实际行动,全面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在检察干警的倾心努力下,辖区禁牧封育取得实质性成果。被毁损的246亩林地完成补栽补植,因危害珍贵野生植物而易地补植的20亩梭梭正在蓬勃生长,成为抗击风沙的新生力量。非法取水的7眼机井被关闭,6万余元的水资源费征缴到位,河道内10余吨垃圾被彻底清理。

  “努力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中,聚焦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最切身需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守护群众美好生活。”民勤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奎山表示,民勤县检察院将一如既往擦亮绿色底色,让未来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谱写民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检察力量。(王建庆 白映斌 李璐)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