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洞’看似操作过程简单,实则属于《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中的一级美容外科项目,对人体具有创伤性和侵入性。需要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执业医师,在严格消毒和规范操作下开展。”
不久前,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在履行监督职责中发现:张掖路步行街地下商业街、东方红广场地下通道、各大综合超市周边的生活美容场所存在违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发布医疗广告的情况,且部分生活美容场所不能提供《营业执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其执业人员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护士执业证书。
针对上述安全隐患,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向城关区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依法对辖区生活美容场所发布医疗广告、违法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进行查处;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加大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力度,引导相关市场主体树立守法经营意识,自觉规范经营行为,让广大消费者做好甄别,防范风险。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责,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全面排查整改。目前,已对涉及的重点区域和场所,穿耳洞、冷冻脱毛等医疗行为、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情况及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无营业执照的商户责令负责人依法办理注册登记;对发布“文眉改眉”等医疗广告的行为进行查处;对现场存放的未使用的相关器械予以告知回收。
同时,约谈各大商场、市场主办方负责人,要求其严格按照经营许可项目从事经营行为,对从事生活美容服务的店铺加强日常管理和提醒,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告诫。
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提醒广大群众: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穿耳洞、冷冻脱毛、洗文身等医疗活动。今后将持续主动加强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配合,依法严厉打击美容行业非法行医、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活动,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美的放心”。(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杨丹)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