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检察院:加强智慧检务建设 助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28 17:53:25     来源:法治甘肃网

加强智慧检务建设 助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民乐县人民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李 萍


  近年来,民乐县人民检察院在上级院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建、管、用并举,深入推进基层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完成建设项目59个,实际使用资金1243.11万元,机关整体形象和检察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建,以人为本

  该院遵循“统筹发展、需求导向、以人为本、融合创新、信息共享”原则,始终把智慧检务建设作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积极构建智慧检务“四梁八柱”应用生态,全面实现检察工作数字化、网络化、应用化、智能化,为检察工作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以“全面提升机关党建质量水平、抓牢抓实检察意识形态工作、推进检察文化建设百花齐放”为重点建设门户网站、党组会议室、检察文化长廊、智慧团建室、新媒体工作室、机关大院政治教育基地等项目。以“更新司法检察理念、聚焦检察主责主业、全力服务中心大局、提高司法办案质效、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重点,建设桌面云平台、公开听证室、未检办案区、12309检察服务中心、智能物证保管系统,购置软件及配套设备设施。

  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化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化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着力缓解特殊人才紧缺、配齐配强司法行政人员、强化检察人员职业保障、构建检察工作考核体系、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为重点,建设楼宇广播系统、智慧党建室、图书室,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牢固树立“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的发展理念,成立民乐县人民检察院智慧检务建设领导小组,检察长任组长,亲自抓、亲自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开展工作,落实党组会议、检察长办公会议关于项目建设的决定(决议),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法规规章,在规划、决策、实施各环节实行合法性审查,审视项目建设法律依据,确保项目建设依法规划、依法决策、依法实施,形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责任明确的智慧检务工作责任链。

管,以细为先

  建立智慧检务规范化管理模式,认真落实各级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基层检察院建设的部署,对拟申报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提前确定下一年度申报目标,及时向上级主管机关申报。把争取资金作为推进智慧检务建设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

  建立智慧检务精细化管理模式,尽一切可能改善检察人员办公办案软件、硬件设备(设施)。坚持以“政治引领、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制度保障、科技支撑”为工作遵循,准确把握经费保障、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建立项目支出预算足额保障机制。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政策法规,整合现有资源,切实提高财力物力的利用效率,改进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加强软硬件设施设备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购置新增、登记入账,领用申请、日常管理、维修维护、回收处置流程,实现资产全过程管理。坚持“一岗双责”,认真履行管理责任制,把资产使用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切实做到资产管理人人有责。

用,以效为要

  坚持主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积极打造“人工智能+司法为民”的模式。该院新建的12309检察服务中心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启用,在实体大厅配备案件查询触摸屏,提供智能导诉服务和释法说理工作,群众可通过访、信、电、网等多渠道反映诉求,进一步推进检察服务工作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自12309检察服务中心投入运行以来,民乐县检察院依法受理并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8人次,处理电话信访23件,检察长接访8人次,依法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新建的未成年人办案区实现了讯问、询问、听证、宣告、训诫、心理疏导、帮教等基本功能,配备电子心理测评软件、放松治疗仪等设备,能够开展心理测评、心理疏导等活动,为涉案未成年人全程提供心理支持和保护,今年以来,借助“小燕青春工作室”向未成年人开展法律援助23次,进行心理疏导19次,组织社会调查42次。

  该院检察听证室投入使用以来,严格落实高检院“应听证尽听证”工作要求,在案件的办理中广泛开展公开听证,促进检察听证融入检察办案各环节,尤其注重选择群众诉求强烈、社会影响大、矛盾纠纷突出的案件开展听证。今年以来,本院共办理听证案件24件(次)。2023年2月该院融媒体中心作为民乐县政法系统首个融媒体中心投入使用,建成以来,发布新闻宣传92篇,努力打造具有民乐特色的检察新媒体,同时,融媒体中心依靠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发挥舆论引导、服务检察工作的功能。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