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张掖市政府举行全市检察机关2022年度法律监督工作暨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的5起典型案例是全市检察机关在聚焦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企权益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对于全市检察机关更优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更好护航企业健康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一定示范作用。
案例一:陈某某、赵某某、何某某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系列案
该系列案件系食品安全领域犯罪,虽然案情并不复杂,均系在酿皮制作过程中添加了有毒有害物质硼酸,但酿皮作为张掖市最出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仅在甘州区从事酿皮生产、销售的门店近70家,被告人的行为严重危害到了不特定人群的身体健康,更损害了当地特色小吃的口碑。检察机关落实食药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严惩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为,并积极延伸办案效果,确保了今后酿皮和其他食品生产、销售更加安全和规范,为促进本地特色食品市场健康有序竞争贡献了检察力量。
案例二:陈某某销售伪劣种子案
该案系检察机关在涉种子违法犯罪案件线索摸排中发现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后主动提前介入,准确认定损失数额,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尽力为农户减轻损失。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落实行刑衔接机制,与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等部门协作配合,有力打击了涉种子侵权犯罪,维护了受损农户权益,为乡村振兴和种子产业司法保护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检察服务和司法保障。
案例三:甘肃某建筑公司与山丹县某构建公司、张掖某煤业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审判违法监督检察建议案
该案中检察机关发现某建筑公司提供的财产担保,不仅能够满足用等值担保财产置换的法律要求,保障了申请人预期的胜诉利益,同时对该公司的生产经营影响较小,依法建议法院变更保全措施,最终被法院采纳。检察机关依法保障市场主体申请监督权,及时受理民事监督申请,规范民事检察案件受理和审查程序,对法院民事保全裁定进行精准监督,保障了民企合法权益。
案例四:张掖市某供销有限责任公司、甄某某、陈某某虚开发票案
该案系检察机关从保护民营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出发,推动企业合规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检察听证等工作紧密结合,依法行使不起诉裁量权。既推动对企业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处罚、教育、矫治,使企业能够改过自新、合规守法经营,又能减少和预防企业再犯罪,帮助企业认识到行为的危害性,及时发现日常管理漏洞,通过合规整改,有效防止因办案“垮一个企业、失一批职工”,实现对民营企业的依法平等保护。
案例五:宋某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
该案系检察机关在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工作中发现,在依法监督公安机关撤案的同时,主动加强与公安、法院、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切实保护涉案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不仅使涉案土地得到及时修复,同时使企业摆脱了诉累,体现了司法的温度,取得了双赢多赢共赢的效果。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