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无小事,事事关民生。检察工作连着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连日来,全省检察机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能动履职、集中发力,在春天播下一颗颗检察为民的“种子”……
跑出公益保护“加速度”
近日,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检察院与行政机关协作配合,从公共安全问题的发现到立案调查,从制发检察建议到督促履职,创造以24小时的“加速度”守护公共利益的新纪录。
“我们小区不知从什么地方散发出浓烈刺鼻的不明气体,气味和燃气很像……”听到上述举报反映后,通过实地走访,安宁区检察院办案人员详细了解了不明气体产生的时间、范围及对居民生活造成不便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同时第一时间与相关行政机关取得联系,邀请燃气公司进行检查测试,现场排除燃气泄漏风险。
考虑到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安宁区检察院于当天下午依法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查明不明气体事件源头,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尽快化解群众担忧,恢复正常生活。经过检察机关和相关行政机关的共同努力,查明异味源头系热力公司工作人员不当放置检测试剂导致,虽产生刺鼻味道,但对人体无毒无害。至此,这次公共利益受损风险得以彻底消除。
为种子企业“把脉问诊”
为进一步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经营,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近日,临泽县人民检察院办案人员会同县种子管理局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了县域内制种企业,宣传种子经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
走访中,干警向企业介绍了检察机关在保障和服务制种行业经济健康发展方面的政策规定,解读了《种子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以“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并对企业负责人提出的自主研发新型品种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专业解答。
“正值春耕时节,检察机关开展此类活动,到企业来进行法治宣传,倾听企业心声,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企业负责人表示。
“检政”联动“护薪”忙
为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近日,夏河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民事行政检察职能,积极参与调解农民工追薪问题,帮助21名农民工追回19万余元。
据悉,2023年1月至3月,董某等21名农民工在西成铁路某标段务工,其间该工程负责人拖欠董某等21名农民工工资19万余元,多次索要未果。2023年3月15日,21名农民工向夏河县劳动监察大队反映诉求,要求解决拖欠的工资问题。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更快更好地解决农民工追薪问题,夏河县检察院积极履行职责,与县劳动监察大队、县公安局工作人员到西成铁路某标段项目部进行调查,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对劳务合同、农民工身份信息、考勤情况、工资发放表等进行核实,听取了各方当事人的意见。经沟通和协调,明晰了各方的责任,双方签订了支付承诺书,工程负责人现场发放农民工工资19万余元。
检察听证护航春耕备耕
为整治市场上部分种子品种和质量良莠不齐、种子套牌套包、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等现象,近日,靖远县人民检察院针对乡镇人民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对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加强监管与治理问题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到场监督评议。
听证会上,案件承办检察官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案件的基本案情、证据情况和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内容。听证员在充分了解案件事实后,对听证议题进行充分讨论。经过评议,听证员一致认为,检察机关对案件拟发出检察建议的处理方式合法合理。承办检察官在充分听取听证员的意见建议后,向相关职能部门表示,对于种子问题,管理部门必须常抓不懈,加大打假力度,同时注重源头治理和农民购买种子“最后一公里”的宣传培训相结合,保障农民用上合格种、放心种。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晓云)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