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接收 一揽子调处 全链条解决
——嘉峪关公安打造全流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机制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苗丰俊
10月27日,嘉峪关市公安局明珠路派出所社区民警拨通居民韩某的电话,回访邻里纠纷化解情况。韩某对民警认真调处这起纠纷表达了感激之情。
这是嘉峪关市公安局全流程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嘉峪关市公安局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打造“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有力促进了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构建多元化调解新格局
“在调处矛盾纠纷之前,我们会同相关行业单位专业人员分析评估,专业律师也对口头协议法律效力进行了解读。”近日,五一路派出所民警在谈起成功调处一起房屋合同纠纷时表示,能够迅速取得双方当事人的满意,得益于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调解机制。
嘉峪关市公安局精心打造“民安”联合调解室、网格议事室,成立了由公安、司法、妇联、街道办等部门组成的联排、联防、联调工作小组,推出“菜单式”调解服务,积极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特色调解”四位一体、有机融合的分层级、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大联调机制”,实现复杂矛盾纠纷的融合调处和普通矛盾纠纷的快速调处。
11月8日 ,民警深入社区居民家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苗丰俊 摄
延伸信息化排查新路径
“群众在微信群提供矛盾纠纷线索,既方便又快捷,可以为我们省去中间环节,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胜利路派出所社区民警说。
嘉峪关市公安局在全市筹建30个智慧安防小区,分层次推进公共前端感知和居民小区前端智慧单元建设,实时自动采集各类治安要素信息,通过研判分析,实时推送社区民警,精准指导社区民警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同时,大力推广“互联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台”,按矛盾纠纷的轻重缓急把案件分为红、黄、蓝3种颜色,分别制定不同类型的响应机制,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张网”。创建小区居民群、出租车群、快递员群等200个服务群,参与群众达10万余人,为群众提供24小时网上各类公安业务咨询、预约服务,加强警民互动,融洽警民关系,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搭建全闭环治理新模式
“我们抓实事前预警、事中调解和事后回访,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过程了解,极大提升了调解工作的满意度。”嘉峪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介绍说,市局紧紧围绕矛盾纠纷化解“时、度、效”,探索建立“一事一访、季度盘点、年度清仓”跟踪回访制度,及时跟踪了解当事人心理、家庭、社会表现等状况,全面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质效。
在此基础上,嘉峪关市公安局建立完善“群众点单、窗口接单、中心派单、分流办单、跟踪评单”全流程闭环式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完善“一事一回访”“一案一回访”制度,抓好纠纷化解责任落实。对涉及面广、化解难度大、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实施重点关注、集体商讨、常态跟踪、包案化解。今年以来,已开展调解案件回访600余次,群众满意率为100%。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