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藏蓝力量
——省公安厅民警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速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面对兰州市本轮疫情,省公安厅160多名民警积极响应厅党委号召,第一时间对接所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就地转为下沉干部。他们换下藏蓝外衣,化身“医护白”“志愿红”,努力当好小区的“服务员”和“守门员”,维护核酸采样秩序、讲解防疫政策、运送生活物资、劝导进出人员,为战胜疫情贡献藏蓝力量。
摆放桌子、消毒、准备核酸检测的采样物资……11月6日清晨,天微微亮,在兰州市高新区骆驼滩社区,省公安厅民警李继祥就忙碌起来,这是他近10天以来的工作日常。
10月28日,李继祥就下沉到所在的骆驼滩社区,成了抗疫一线的“服务员”和“守门员”。10多天的工作中,他主动申请早晨、晚上两个最辛苦的时段,劝导进出人员,为群众讲解防疫政策,代购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和生活必需品,还积极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群众安全送回家。
“作为一名公安民警,组织有需要,我就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群众有需要,我就要冲锋在前。”李继祥坚定地说。
省公安厅政治部老干部处民警蒲焕莲在采集核酸。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供图
“转业以前我干了19年的护理工作,我现在是核酸检测采集员。”省公安厅政治部老干部处民警蒲焕莲下沉到排洪沟社区后,主动报名参加核酸采样工作。近几日,她共采集核酸1200余人次,用心用情服务社区居民。
“走上讲台我们教书育人,走下讲台同样可以一展身手。虽然岗位不同,但我们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相同。”甘肃警察职业学院治安系教师王晨在九州中路社区担当起了“守门员”“宣传员”。连续多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王晨总结出了公事公办、私事缓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的“十六字”工作法。
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法制处民警魏道巍在服务点值班登记信息。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供图
自下沉到雁园街道,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法制处民警魏道巍除了认真完成社区安排的工作外,还积极主动参与卡口值班、保供转运、政策宣讲等。他永葆忠诚本色,冲锋在前,用责任和奉献诠释着一心为民的入警誓言。
“疫情防控中,刑侦民警就应该发扬不怕累、能吃苦,勇于向前,敢当敢为的精神。”在张掖路街道贡元巷社区,省公安厅刑侦局民警胡国庆说,要以刑侦民警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服务好社区群众。同是刑侦民警的赵伟栋也全身心投入在七里河区彭家坪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从10月28日以来,他共协助采集信息2400多条。
省公安厅机关党委民警张效林奔赴在七里河区土门墩社区积极做好抗疫保供工作;治安管理局民警靳光辉在雁北路大桥社区核查进出人员信息;制证中心民警王鹏达在段家滩西社区和志愿者一起入户排查……
微光成炬,向“疫”而行。目前,省公安厅机关下沉到兰州市各社区的民警们积极主动,吃苦耐劳,服从安排,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