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胆忠心 竭诚为民
——追记庄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刘昊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他敢于负责、勇于较真,在走访采录基础信息时,见疑不放,挖出了潜逃30年之久的命案逃犯;他赤胆忠心、竭诚为民,于悬崖荆棘中撬开车门,扯碎自己的衣服为伤者包扎伤口,救出翻车被困人员;他顾全大局、不言得失,家庭生活困难,却从未向组织要求照顾,安心扎根偏远乡镇,担任社区民警达7年……他就是平凉市庄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刘昊。
10月10日20时20分许,刘昊和同事在执行路查勤务时因公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3岁。2015年6月参加公安工作的刘昊,先后在庄浪县公安局万泉派出所、阳川派出所和交警大队工作。
危急时刻 舍生取义
“你就这样走了,你叫我悲痛的心何时才能平静?一起工作生活好几年的好战友、老大哥,一路走好。”事发时与刘昊一同执勤的民警苏伟在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
“当时,一辆小型普通客车发动机轰鸣,急速驶来。我和刘昊示意对方减速停车,并上前拦停,可酒后驾驶车辆的犯罪嫌疑人根本无视前方闪烁的警灯,并直冲撞过来,来不及躲闪的刘昊被撞倒在地……”近日,回想起事发时情景,苏伟含泪紧握着双手,声音几度哽咽。
“事故发生前不久,刘昊还在单位工作群里发了两张工作动态照片,可是谁也不乘想,没多久他就牺牲了。”庄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李志军说,听到噩耗的瞬间,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血染沃土,魂耀金盾。刘昊在危急时刻舍生取义,把危险扛在肩上,把安全留给了群众和战友,将生命定格在了执勤路上。
勤奋好学 少说多做
2015年6月,怀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人民警察的向往,刘昊考入庄浪县公安局,成为万泉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苏伟和刘昊在一起搭档工作的时间比较长,他说,刚入警时,遇到警情刘昊都是抢着去,生怕落在后面。
“为了尽快胜任派出所工作,刘昊吃住都在单位,跟着我们学习如何讯问、制作笔录,如何办理案件、调解矛盾纠纷,如何采录信息、做好警务工作。”时任万泉派出所指导员的谢善骁说,刘昊勤奋好学,爱岗敬业,很快便从“门外汉”变成一个业务能力强、素质优秀、群众满意的社区民警。
在万泉派出所工作期间,刘昊经常和万泉镇东台村党支部书记马益仓打交道。在马益仓的印象中,刘昊总是说得少、做得多,面对群众的疑问,他总是耐心详细解答,群众遇到困难,他总会积极帮助。
2018年,甘肃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基层派出所要摸排清楚辖区内的人口、房屋、单位等情况。“当时,我和刘昊都在万泉派出所工作,万泉镇是人口大镇,人员流动大,情况复杂,我们白天采集信息,晚上录入系统,时间紧、任务重。”李志军回忆,那段时间大家压力很大,工作很辛苦,但刘昊从不诉苦说累。
在这期间,刘昊和李志军在摸排高川村常住人口信息时,发现一男子户籍情况异常。刘昊见疑不放,经过多次调查,最终确定该男子与一起命案有关,并将其绳之以法。
在7年的社区民警工作中,刘昊把辖区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备受群众好评。
舍生忘我 英勇救人
今年7月,刘昊被调到庄浪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分配到最为繁忙的事故处理中队。面对事故处理岗位警力短缺的实际,作为带班民警的刘昊在学中干、干中学,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能力很快得到提升。
“刚到交警大队工作时,由于业务还不熟练,刘昊经常向我们请教事故现场勘查、调查取证、责任认定等方面的问题。”同事柳旭斌说,刘昊脾气温和、做事谨慎、心思缜密,非常适合交警工作。
今年8月21日6时许,国道566线一下坡弯道路段处,一辆重型货车失控驶出马路侧翻,驾驶室严重变形,人员被困。接到报警后,刘昊和同事迅速赶赴现场。
“当时被困的2人伤势很重,而且车辆随时有再次下翻的风险。”一起参与事故救援的辅警陈琪说,为缓解被困人员情绪,刘昊一边安慰被困人员,一边忍着手脚划破的疼痛,全然不顾个人安危,钻进悬崖边的荆棘丛中,撬开了货车驾驶室车门,将自己的衣服撕下来给伤者包扎伤口。随后,增援警力到达后,大家合力将2名被困人员成功救出。等到整个救援结束,刘昊的双手已经磨出血泡,腿也被划伤了,满身泥泞,疲惫不堪。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