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义警”守护“大平安”
——康县公安走出一条警民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子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 治 通讯员 饶 剑
近年来,康县公安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工作理念,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相信群众、走进群众,组建了一支266名群众组成的“康县义警”队伍,走出了一条新时代警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子,构建起基层社会治理的“人民防线”。
一呼百应
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
面对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新期待,康县公安局积极回应,在充分调查走访、了解民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今年5月以来,在铜钱派出所试点推出“女子义警队”积极开展预防电诈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护学以及景区巡逻等活动,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为此,康县公安决定面向全县21个乡镇推广,招聘“义警”通知一经发布,当地群众纷纷报名,经过层层筛选,成立了一支由266名群众组成的“康县义警”队伍。
对于这支义警队伍,采取边组建、边培训的方式,对义警骨干队员开展法律法规、队列礼仪、应急救援、器械使用等技能培训,提升其应急处突、纠纷调解等综合能力,为每名义警配备反光背心、执勤便帽、警棍等装备。同时,因势利导,不断完善义警勤务模式,把义警融入村、社区、网格中,把社会治理和公安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个楼栋、每户家庭,让义警的“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
“义”无反顾
群众的平安守护者
“张奶奶,最近身体好些了吗?儿子给你打电话了没?”铜钱女子义警队队员每次巡逻路过留守老人张奶奶家时,都要与张奶奶聊几句,十分关心她的身体情况,并及时询问是否有需要解决的问题。“疫情期间,禁止扎堆聊天,大家都各自散开吧。”云台方平义警队队员在巡逻至广场时,对聚集在一起聊天的群众进行劝阻。“您在等人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当岸门口景区义警队员在朱家沟景区巡逻时遇到四处张望的游客,细心询问并进行耐心解答其提出的问题,受到群众好评。
如今,“康县义警”成了平安创建的宣传员、群众身边的安全员、社区治安的监督员、平安建设的联络员、安全隐患的巡查员、应急处突的战斗员。
共治共享
开启群防群治新路径
在康县公安的带领下,义警积极参与治安巡逻、安全防范、法制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已融入群防群治的方方面面。组建义警队伍,旨在发展和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构建民警、辅警、义警“三警合一”的警务格局。义警的加入,不仅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还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
每到夜晚,在民警的带领下,义警队员巡逻于大街小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并积极协助做好测温、查看场所码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井然有序。同时,深入开展辅助性警务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立足辖区、兼顾本职,发挥时间灵活、熟悉辖区、资源丰富的优势,配合开展平安建设工作,构建了“小义警”守护“大平安”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