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勇担当 踔厉奋发保平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公安交管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通讯员 刘兵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市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决策部署,全力以赴预防事故保安全、规范执法护稳定、便民利企促发展,全市公安交管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永葆忠诚本色
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十年来,陇南公安交管部门牢牢坚持政治建警部署要求,充分利用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等本地革命遗迹红色资源优势,创新开展红色教育课堂;坚持践行“432”支队工作思路,驰而不息开展“一口清”业务竞赛、“一队一特色”创建活动;公安交警管理体制经历了由“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改革,支队18个集体和95名个人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彰显了新时代陇南公安交警良好风貌。
坚持生命至上
事故高发势头彻底扭转
全市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从2012年的385634人增长至如今的645938人,机动车保有量从2012年的170980辆增长至如今的526743辆。面对陇南道路通行条件差、隐患风险多、管理难度大等不利因素,陇南公安交管部门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严格贯彻落实“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建成并推动全市193个交管站、794个劝导站和3167个交管室实体化运行。
积极推广康县公安局派出所、交警中队“两警融合”警务机制改革经验。截至目前,全市14个派出所开办车驾管业务,98个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切实实现警力下沉、服务靠前、群众满意。
厚植为民情怀
公安交管服务更加便民
建成并投用支队西成片车管分所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结束了陇南无标准化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的历史,解决了驾驶人考试考证难的历史性难题。武都片支队车管所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从无到有,日均考试1000余人次,年均可达26万人次,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全市通过租用社会化考试场开展车驾管业务的局面。
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全市八县一区的“五小车辆”驾驶人智能化考试场,完全满足全市及周边省市群众的考试需求,为全省建设“五小车辆”驾驶人智能化考试场、规范“五小车辆”管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了“陇南经验”。
这十年,建成9个建制交警中队“五小车辆”查验通道,建成6家汽车类登记服务站,5家“五小车辆”登记服务站;探索“五小车辆”移动检测工作模式;多方引导群众下载安装交管12123APP,全力兑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庄严承诺,公安交管服务更加便民惠民。
强化科技赋能
智慧交管建设全面推进
陇南公安交管部门始终牢固树立“科技兴警”战略部署,启用14架警用无人机助力交通管理工作,构建“空地一体化”勤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取消路面执勤执法纸质登记台账,切实推动交通管理从传统人海战术向“非传统非接触非现场”的现代警务模式转变,全市公安交管科技化水平明显提升。
十年间,建成479个卡口、1057个视频监控、292个执法取证设备、491个流量检测设备,建成2处高速公路气象预警系统、26处弯道会车预警系统、6处事故多发路段双向智能诱导屏,动态化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管控能力全面提升。
广泛宣传引导
文明交通意识融入民心
这十年,全省首家交通安全3D警示教育基地在陇南落地,建设完成覆盖全市八县一区的交通安全教育基地,使其成为宣传交通法规的新阵地、展示交警形象的新窗口。
这十年,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七进”“美丽乡村行”“五个一”进驾校活动、“十个起来”等宣教活动,并被公安部交管局向全国推广。
适时开通运营微信、抖音等43个新媒体账号。截至目前,全市公安交管部门新媒体账号日均发布各类信息120余条,各平台账号粉丝量达到110万,成为增强全市政务新媒体活跃度和影响力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