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公安:把“三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通讯员 饶剑
自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以来,康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真情实意把舒心、安心、暖心“三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切实履行好新时代公安职责使命。
社情民意访到家 把舒心送到群众身边
康县公安始终把“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作为工作重点,深入辖区存在矛盾纠纷隐患的重点部位,深层次了解民意,开展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排查调处居民中存在的小问题小隐患,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和关切,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详细了解居民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促进社区居民和谐相处。
安全检查抓到家 把安心送到群众身边
康县公安始终本着“严、细、实”原则,持续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九小场所、企事业单位等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督促各单位场所落实内部安全防范措施,严防各类案事件的发生。同时,坚持源头化解、高效管控,努力做到应排尽排、应调尽调、快调快结,建立完善公调对接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及时有效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阶段,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便民服务送到家 把暖心送到群众身边
康县公安始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迫切、最急需的民生问题入手,对全局民辅警提出“主动警务”理念,切实将为民服务从被动转为主动服务,全方位服务广大群众。窗口部门推出“十办”,即民警上门“代理办”、加急情况“优先办”、特殊群体“上门办”、堵点问题“主动办”、服务考生“加急办”、户籍业务“跨省办”、服务事项“容缺办”、 私人定制“预约办”、疫情期间“灵活办”、证明材料“网络办”的工作措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创新推出“6+”,即背包“警务+板凳精神+和事佬+义警+金牌调解室+农村警务室”的融合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模式,为共同守护乡村平安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