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窝点 打团伙 斩链条
——灵台警方打掉一个制贩假证犯罪团伙纪实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通讯员 赵江宏
近期,灵台县公安局办案民警历时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扩线深挖,循线出击,辗转多地,成功打掉一个辐射全国伪造、买卖各类国家机关证件、公文、印章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
捣窝点
“我在微信朋友圈中发现有人经常发布制作各类假证件的广告,并标注‘用肉眼看不出来’……”今年3月初,灵台县公安局中台派出所根据群众反映的案件线索,顺藤摸瓜,迅速锁定了一个昵称为“AAA专业办证+刻章”的微信号,经深入分析研判,民警立即意识到这其中可能隐匿着一条制贩假证、印章的黑灰产业链条。
获取这一线索后,灵台县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由中台派出所主侦,网安、刑侦等多警种协同配合的联合专案组开展侦破工作,直追链条源头,坚决对整条制贩假证链予以全链条打击。专案民警精准研判、循线追踪,成功锁定假证制作源头后,马不停蹄转战湖南长沙等地,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多日细致摸排、耐心蹲守,于3月21日在长沙市某社区将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抓获。
在刘某某家中,专案民警发现不到30平米的卧室内,堆积着各类证件、各种印章成品及半成品以及制作假证的设备。搜查过程中现场扣押各类半成品毕业证、资格证书、空白居民身份证、不动产登记证、空白营业执照、空白户口簿8700余个,印章模具770余件,准备寄出的成品毕业证12本、居民身份证1张、各类资格证书9本,用于制作假证的电脑、打印机、塑封机、切卡机、紫光灯、移动硬盘等作案工具若干,作案现场令专案民警瞠目结舌。至此,这一制贩假证的黑灰产源头窝点被成功捣毁。
斩链条
面对大量的证据和民警的讯问,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如实供述了其长期伪造、买卖各类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并从中非法牟利的犯罪事实。
据刘某某交代,从2017年3月至发案之日,为了牟取利益,其在位于长沙市某小区的家中,使用电脑、打印机、塑封机等多种作案工具,网购各类证件、公文半成品及印章模具后,开始制贩假证件及印章,并通过散发名片、使用微信号在朋友圈及各类微信群内发布广告等方式招揽客户,待有“生意”时,刘某某通过微信聊天获取客户具体需求后,以每个(本)100到400元不等的价格达成交易,假证制作好后再通过昵称以物流(快递)寄给客户,双方不需要见面。
为查清交易内幕,专案民警抽丝剥茧,通过对刘某某的大量涉案线索进行层层梳理分析,最终查明,截止案发,犯罪嫌疑人刘某某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120余个,非法获利36340元。
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推进,专案组民警逐步摸清了案件的组织构架、层级关系和犯罪事实,多名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的犯罪嫌疑人相继进入警方视线——一起利用网络交易、实施多层级伪造、买卖各类国家机关证件、公文、印章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打团伙
为斩断黑色产业链,挤压犯罪生存空间,实现对刘某某伪造、买卖各类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一案生态打击,专案组民警乘胜追击,通过前期侦查掌握的线索,一方面从上游犯罪入手,沿犯罪产业链向下游追踪,另一方面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判,逐步掌握了一个以刘某某为源头,在多个省份发展拉拢客户,以线上接单、线下物流(快递)运送方式猖獗,从事制售假证、印章等违法犯罪团伙,遂立即开展收网行动。
专案民警历经两个多月的奋力攻坚,辗转多地,从5月9日开始至7月8日,分别在庆阳、定西、兰州等地将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的犯罪嫌疑人李某超、李某峰等6人抓获,现场扣押伪造的成品机动车登记证、机动车行驶证、毕业证、印章各1本(枚)、空白安置卡15张。
经查,近三年间,犯罪嫌疑人李某超、李某峰等6人或以非法牟取各种利益、拉近朋友关系、拓宽生意渠道、提高自身学历等缘由,通过微信名片搜索等方式添加刘某某微信,为自己或他人从刘某某处购买伪造的机动车行驶证、房产证、毕业证等各类伪造假证、印章120余个,或直接使用或作为中间商从中获利,其中岳某某、杨某等人从中非法获利2740元至860元不等。
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李某超、岳某某等7名涉案嫌疑人均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