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礼品”暗藏“大猫腻”
——灵台一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覆灭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只需要帮忙注册某APP账号,即可获得小礼品,听起来像是占了便宜,其实,这背后暗藏“猫腻”!简单的一个扫码注册,个人信息有可能已经被窃取转卖。
近日,灵台县公安局蒲窝派出所精心研判、缜密侦查,全链条打掉了一个利用赠送小礼品方式,骗取老年人个人信息进行倒卖牟利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涉案金额25万余元。
2022年4月,灵台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居民姚某某利用经营通信业务代办点的便利,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客户手机号及验证码注册各类网络账号在网上出售。
“有些老人不懂手机操作,还有些客户为图省事,会直接把手机交给我操作,我趁机用他们的手机号码注册各类网络账号,赚取费用。”落网后,姚某某对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如实交代了同案嫌疑人以及上家正在从事的违法犯罪活动线索。
为实现对姚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案的全链条打击,灵台县公安局立即抽调网安大队、蒲窝派出所等部门精锐警力组成工作专班对此案深度经营。
该案隐蔽性强、犯罪链条长、犯罪空间跨度大,专案民警始终强化信息搜集研判,注重线上线下同步研判,侦查取证同步开展。一方面从姚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入手,沿犯罪产业链向上游犯罪溯源,逐步打开工作局面;另一方面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判,锁定重点职业人员,逐渐查清了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层级关系及活动范围,一个以赵某某为首、横跨我省四市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为实现对该犯罪团伙的源头式打击,民警没有贸然行动,而是继续对案件进行层层深挖,固定证据,通过梳理,共发现10条个人信息贩卖链条。2022年6月,抓捕时机成熟,专案民警根据线索相继辗转定西市陇西县、天水市秦安县、庆阳市镇原县及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庄浪县等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将涉案的10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
经查,2018年6月,犯罪嫌疑人赵某某通过别人介绍,了解到推广网络账号可赚取佣金,从中嗅到了“商机”,感觉这个“业务”低门槛、来钱快。受利益驱使,赵某某在定西、天水、庆阳、平凉等地乡镇通信业务代办点推广各类网络账号“拉业务”,组建微信群,发展下线。她抓住乡镇通信业务经营人员普遍法律意识淡薄等特点,现场指导他们用自己的手机号码注册各类APP,并以每个账号3元至20元不等价格进行返利。
见到有利可图,姚某某等通信业务经营者相继加入了赵某某组建的“拉业务”微信群。他们利用代理通讯业务的身份,选择不熟悉手机业务的老年人群体,以赠送小礼品、免费充话费的方式为诱饵,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客户手机号码和验证码注册各类APP账号,并将注册截图发送至上线赵某某创建的微信群,从中非法获利。赵某某每天在微群内发布各类APP注册二维码、获利价格,结算下线“拉业务”的获利情况。下线每成功注册一个账号,赵某某从下线的获利中抽取1元至1.5元佣金。该犯罪团伙涉嫌买卖公民个人信息1.3余万条,涉案价值25余万元。
据赵某某交代,在乡镇通信业务代办点,有大量的中老年群体因不熟悉手机操作,他们在办理业务时,会直接把手机交给店主进行操作,有的老年人还要店主顺带帮他们清除手机垃圾,店主就趁机用客户的手机号及验证码注册各类网络账号,为避免被发现,店主一般会删除短信后再把手机还给客户。
8月1日,赵某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灵台县公安局依法移送灵台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