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张瑞军)5月28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养老诈骗类、冒充购物客服类、非接触性类、冒充军警购物类诈骗。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养老诈骗类
5月23日,白银市王奶奶在微信群中看到有人发布“疫情补助”“振兴乡村”等投资项目广告,项目内容为申报资金扶持活动、申报安置房分配活动,活动仅限老年人参加,订单价格区间为80至800元,广告发布人承诺只要参与该项目一段时间后便会获得高额收益。王奶奶及周边很多街坊邻居大都缴费参与了此活动,后接到反诈中心的电话才知道自己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希望广大老年人朋友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推销,不盲目点击陌生链接,遇到问题可询问子女或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
冒充购物客服类
5月21日,临夏州K先生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其网购的衣服在配送过程中因感染新冠病毒需销毁,现在给K先生理赔损失。随后,K先生根据客服电话提示下载安装“某开会宝”APP进行屏幕共享,期间按对方要求多次开通小贷软件贷款权限,在多次接收到验证码短信后对方挂断视频,K先生收到自己在多款平台贷款转账6万余元的短信后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网络购物需谨慎,退款是假,骗钱是真,凡是接到电话自称要为你理赔退款的,一定要高度警惕,谨防被骗。
非接触性类
4月中旬,平凉市某酒业公司经朋友推荐与外地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远程达成直播带货协议,该酒业公司向对方支付广告费用5万元。5月22日,带货主播直播时,对方组织人员下单将全部产品订购,但所有订单处于未支付状态,并于半小时直播结束后又全部将订单取消,该酒业公司联系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时发现被对方拉黑,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如果双方需构成合作关系,或垫付费用,请务必核实对方身份,不轻易相信陌生人,谨防电信诈骗。
冒充军警购物类
5月24日,临夏州N先生接到自称是某武警支队指导员电话,对方告诉N先生他们支队要在某县拉练3天,要从N先生的店里订购蔬菜水果,稍后会有采购员联系沟通。N先生添加采购员刘某微信后,刘某提出要订购单兵食品120件,N先生店内没有该商品,对方便给N先生提供了一个能订购的联系人,N先生添加后向对方订购了120件单兵食品,并垫付了8万元货款,N先生将订购单发给了刘某,刘某却告诉N先生说其订购成了民用食品,后N先生又联系对方并再次垫付资金订购食品,之后再联系刘某和供货商时,发现两人都已无法联系。
省反诈中心提示:凡是接到类似订餐电话,要求垫付货款的,都是骗子。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