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农家警务站 守护乡村大平安

发布时间:2022-05-29 22:08:53     来源:法治甘肃网

在康县白杨乡有这样一个警务站,被群众称为“永不打烊的服务站”,它就是竹园村警务服务站。

以民意为导向主动融入

为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康县公安局以“部门协作、干群携手”为主线,及时建立竹园村警务站。工作上,警务站除了进行警情先期处置、接受群众报警,还办理公安窗口业务,街面上的小纠纷可直接在警务站调处消化,打造“警务站的枫桥经验”,全力打通治理乡村“最后一公里”。

在管理方式上,采取开放式管理模式,不闭门关窗,群众可到警务站喝茶、下棋、歇脚,同时学习法律政策、阅览平安知识,既是警务站,也是心灵驿站、公益之家,民警用自己的真情付出和无私奉献,让康县公安从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让警务工作融入老百姓生活,平安理念融入老百姓心中。

24小时“不打烊”

警务站成立以后,创新推出“1+1+3+N”(1名驻村民警,1名警务助理,3名警务联络员,N名志愿者、义警)工作模式,使辖区处处都有维护平安的“千里眼”“顺风耳”。

今年5月初,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称,孩子因为不好好写作业受到批评离家出走。民警立即在群里发布信息,志愿者、义警、热心群众纷纷提供线索,不到半小时就找到了,因为警务站就在村里,而且24小时“不打烊”。辖区一对夫妻因琐事发生争吵并报警,民警不到3分钟就敲响了门,把夫妻俩都惊到了,称“民警简直就是‘闪到’”。

群众家门口的“便利店”

康县公安局依托警务站建设,不断加大对辖区复杂场所、繁华路段的巡逻、设卡盘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把社会管理职能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近距离打击犯罪、零距离服务百姓。让警情处置更高效,成为服务群众家门口的“便利店”,24小时为群众提供咨询、热茶供应、便民医疗箱、丢失物领取、矛盾纠纷调解、道路指引、求助等便民举措,为群众解决日常生活困难提供便利。

“你好,警察同志,隔壁家修厕所占了我家地方,请给我们评评理。”“你好,警察同志,请问国家反诈APP怎么下载?”……像这样贴近群众生活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发生,通过警务站民警的悉心服务,有效解决群众“烦心事”“难心事”、“糟心事”。

警务站成立以来,辖区入室盗窃由“高发案”到“零发案”,110警情降至历史最低,民警出警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妥善化解矛盾纠纷13起,救助群众11人次,开展反诈宣传3场次,受教育群众1000余人。

探索社会治理新机制  

在巡逻防控新机制下,警务站充分借鉴“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机制。

5月11日,在原有义警队伍的基础上,又组建了女子义警队,并在特巡警、交警队的大力支持下,开展队列礼仪、交通指挥、预防突发事件训练。女子义警队的主要职责为广大师生开展护学行动。同时为辖区留守家庭带去关爱,对独居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全面夯实“平安建设”和“为民服务”根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曹治   通讯员饶剑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