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马志国)5月23日,庆阳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网络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贷款、代办信用卡类,投资理财类,虚假购物、服务类,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应及时拨打110或96110咨询报警。
网络交友投资理财类
宁县居民Z女士在手机上玩某APP时添加一自称“一叶知秋”的陌生人微信为好友,聊天中建立了恋爱关系。取得信任后,对方称可以带其投资理财赚钱,诱骗Z女士以他的名义进入招商证券交易系统,替其管理、买卖股票,赚取了很多钱,Z女士发现升值空间很大,产生心动欲试念头,对方便动员其自己购买股票赚钱,让其下载软件,注册账号、银行卡等信息,指导Z女士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在线客服,先后分16次向对方提供的11个账户充值175.6万元无法提现,Z女士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庆阳反诈中心提示:网络交友需谨慎,骗子往往以交友为幌子,诱骗受害者与其建立男女朋友关系,逐步打消受害者警惕心后,诱骗受害者在虚假网站投资。此类诈骗往往耗时较长,被骗金额高。
冒充支付平台客服类
5月13日,镇原县居民Z女士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某支付平台客服,称Z女士在注册支付平台时登记的身份信息是学生,要更改为成人信息,如不更改,对本人之后的贷款和出行生活有一定影响。Z女士因购房准备贷款,便信以为真,同意更改。对方让其添加QQ,称要更改信息,将其名下所有钱转移到“安全账户”,并让Z女士下载某聊天软件,开启屏幕共享模式,进行视频通话,指导其按要求操作,让其将自己中行账户上的16万元转至对方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称信息更改成功后会将钱全部返回。Z女士转账后一直未见资金返还,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庆阳反诈中心提示:犯罪嫌疑人冒充各类支付平台客服,以帮助受害人注销学生时期的账号、更改身份信息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切记在陌生网站、链接内输入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其他组织或个人无权更改或消除。
网络贷款类
5月15日,西峰区村民L女士在手机上搜索贷款软件时,有一自称某贷款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添加其QQ为好友,问其是否需要贷款服务。L女士同意后,对方发送二维码让其下载某APP,填写身份信息、绑定银行账号申请贷款额度4万元,提现时平台显示银行卡号填写错误。联系客服称账户被冻结,让其缴纳2万元解冻费,其缴纳后无法提现,对方以放款卡号错误未更改、操作太快、放款通道被关闭、还需缴纳认证金、担保金等各种理由,诱骗L女士多次给对方账户转账总计34.28万元,仍无法提现,后被其丈夫发现资金流出异常,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庆阳反诈中心提示: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正规贷款放款之前不收取任何费用。任何网络贷款,凡是在放款之前要求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或要求转款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都是诈骗。
网络刷单类
5月16日,环县村民G先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兼职刷单赚钱的广告,扫码二维码下载某APP,注册身份信息,在业务员、派单员介绍推荐指导下做刷单任务,对方给其提供链接购买商品,按10%返还佣金,G先生前几单投入数千元,获取佣金数百元,尝到甜头后,对方让其做大单、连单,其先后多次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投注转账8.69万余元无法提现。对方以做错单、任务未完成为由,让其继续刷单做项目转钱。G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庆阳反诈中心提示:骗子往往以点赞、关注、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让你掉入陷阱。要时刻谨记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双眼。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